公主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公主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公主岭市人民政府

2015.12.24

目   录

  第一章 公主岭的发展站在新的历史高点. 1

  第一节 加快发展的现实基础. 1

  1.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2

  2.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2

  3.项目建设实现突破. 4

  4.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 6

  5.改革开放成果丰硕. 7

  6.民生事业和社会建设全面进步. 8

  7.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9

  第二节 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10

  1.产业结构不优. 10

  2.内生动力不足. 11

  3.新型城镇化内涵不够. 12

  4.如期建成中等城市任务艰巨. 12

  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压力较大. 13

  第三节 新常态下的机遇和优势. 13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原则目标. 17

  第一节 指导思想. 17

  第二节 基本原则. 17

  1.坚持创新发展,以创新转型核心区建设为着力点,创建活力岭城. 18

  2.坚持协调发展,以功能分区和城乡一体化为着力点,创建实力岭城. 18

  3.坚持开放发展,以实施同城发展战略为着力点,创建魅力岭城. 18

  4.坚持绿色发展,以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为着力点,创建生态岭城. 18

  5.坚持共享发展,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着力点,创建幸福岭城. 19

  第三节 发展目标. 19

  1.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19

  2.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 19

  3.城镇化建设取得新突破. 19

  4.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19

  5.民生保障实现新提升. 20

  第三章 稳增长,加快实现动力转换. 21

  第一节 扩大有效投资,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21

  第二节 优化消费结构,有效满足居民消费需求. 22

  第三节 扩大经济外向度,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23

  第四节 营造良好环境,壮大民营经济. 23

  第五节 加快创新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24

  第四章 调结构,全力推进产业升级. 26

  第一节 推进工业化,发挥富民强市支撑作用. 26

  1.突出发展两大支柱产业. 26

  2.壮大五大特色产业. 29

  3.培育一批新兴产业. 30

  第二节 繁荣服务业,建设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 31

  1.做大做强现代物流. 31

  2.创新发展特色金融服务业。. 33

  3.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训。. 35

  4.全力发展新兴业态市场. 37

  5.扩大发展中介服务业. 39

  6.发展特色旅游业. 39

  第五章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40

  第一节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41

  1.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 41

  2.做大做强玉米种业. 41

  3.做强玉米全株产业链. 41

  4.做优米业加工产业链. 42

  5.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 42

  6.大力发展休闲采摘农业. 42

  第二节 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43

  第三节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43

  第六章 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44

  第一节 完善主城区功能. 45

  第二节 加快打造两个小城市. 46

  第三节 发挥比较优势加快“三带”隆起. 46

  第四节 促进产城融合全面建设“五区”. 47

  第五节 建设特色镇和农村新型社区. 47

  第六节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48

  1.建立农业转移人口转户制度体系. 48

  2.创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提供方式. 49

  3.构建成本多元化分担机制. 49

  4.着力解决进城农民就业问题. 50

  第七节 完善全域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50

  第八节 全面加强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 51

  第七章 全面深化改革,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52

  第一节 深入推进简政放权. 52

  第二节 加强定向精准调控. 53

  第三节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53

  第四节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54

  第五节 全面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54

  第八章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54

  第一节 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 55

  第二节 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55

  第三节 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56

  第四节 加快培育科技创新人才. 56

  第九章 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新家园. 56

  第一节 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57

  第二节 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 57

  第三节 加强绿色发展制度建设. 58

  第十章 推进区域合作,开创协同发展新局面. 58

  第一节 全力实施融入长春发展战略. 58

  第二节 构建全方位开放合作格局. 59

  第三节 强化开放平台载体建设. 60

  第四节 持之以恒抓好招商引资. 60

  第十一章 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和谐岭城. 60

  第一节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61

  1.落实整村推进项目. 61

  2.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61

  3.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62

  4.转移减少贫困人口. 62

  5.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 63

  6.强化组织保障. 63

  第二节 千方百计扩大社会就业. 64

  第三节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65

  第四节 拓宽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65

  1.着力提高工资性收入. 65

  2.着力提高经营性收入. 66

  3.着力提高财产性收入. 66

  4.着力提高转移性收入. 66

  第五节 全面加强各项社会事业. 67

  1.发展教育事业. 67

  2.发展卫生事业. 68

  3.做好人口工作. 69

  4.发展文化事业. 70

  5.发展体育事业. 71

  第十二章 推进依法治市,建设法治岭城. 72

  第一节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72

  第二节 完善社会管理体系. 72

  第三节 提高社会治安水平. 73

  第四节 加强应急预警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74

  第十三章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保证规划落实. 74

  第一节 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74

  第二节 形成统筹落实整体合力. 75

  第三节 切实加大执行力度. 75

  1.强化组织领导. 75

  2.强化动态管理. 76

  3.强化监督评估. 76

  4.强化舆论引导. 76

  2016—2020年“十三五”时期,是公主岭基本建成中等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时期。《公主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根据《中共公主岭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是阐明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明确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重大举措。是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政府聚焦新形势、新使命,找准空间和发展阶段定位,站在新的起点,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行动纲领,对基本建成中等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第一章 公主岭的发展站在新的历史高点

  “十三五”时期,基本建成中等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两个奋斗目标时间节点高度契合,宗旨目的完全一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滚石上山,爬坡过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增强发展自信,坚持“有中生新”、“无中生有”,保持经济发展稳中快进;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混合发展动力;必须探索改革新路,挖掘内在潜力,厚植发展优势。在此基础上,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立足公主岭阶段性发展特征和未来长远发展,打造国内玉米全株经济的示范区、东北区域合作的先导区、吉林省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的样板区和长春居民消费需求的服务区,全面开创公主岭经济社会发展崭新局面。

  第一节 加快发展的现实基础

  “十二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扩权强县改革试点战略机遇,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进取意识,积极克服外部环境复杂、困难矛盾增多,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不利影响,立足建设中等城市,紧紧围绕发展和民生两大主题,前瞻性、科学性谋篇布局,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城乡面貌发生明显变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为“十三五”期间建成中等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积蓄了后劲。

  1.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到201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20.2亿元,年均增长12.5%。其中:一产增加值完成104亿元,年均增长7.5%;二产增加值完成167.4亿元,年均增长17%;三产增加值完成148.7亿元,年均增长11.9%。人均GDP达到39378元,年均增长13.2%。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29.8:34.1:36.1调整为24.8:39.8:35.4。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23.3亿元,年均增长20.6%;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18.3亿元,年均增长26.7%。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8亿元,年均增长2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68.4亿元,年均增长14.2%。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到70%。县域发展综合实力逐年攀升,从2010年的第五位、2011年的第四位,到2012年以后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二。

  2.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工业结构持续优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10年的121户发展到161户,产值超过百亿的产业集群发展到2个,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85户。以汽车配套和农产品加工为支柱的“2+5”产业集群发展到420户,占全市企业总数的近90%。17户企业实现“退城进区”。实施重点技术改造项目327项,完成投资267.6亿元。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个,拥有省名牌产品12个。汽车零部件产业拉动作用突出,中大公司的气门芯、顺达公司的油水分离器、同心公司的拖拉机变速箱壳体、远达公司的汽车空调气门芯等产品出口到日本、台湾、德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93户列入省1类产业集群,2户列入省1类改装车产业集群。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户,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户。省名牌产品4个,省级著名商标企业4个。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优势显现。形成玉米深加工、肉类加工、米业生产、饲料生产、酒水酿造业五个规模群体。2014年,工业总产值实现455.2亿元,保持10%以上的中高速增长。工业总量稳居全省县域前三位。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步伐加快。实施秸秆还田等黑土地保护战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食总产稳定在60亿斤的阶段水平,单产持续保持全国第一。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建设中国——墨西哥等高产栽培技术示范田5125公顷,发展专业合作社1514家、绿色产品19个、无公害产品89个,5个产品被评为吉林省名牌,6家农业企业晋升规模以上企业。建成牧业小区100个。建设棚室2550亩,棚模蔬菜发展到3.5万亩,新增蔬菜种植面积16980亩。清收林地1.4万公顷,林业资源恢复本底。防灾减灾成效显著,被确定为全国标准化气象为农服务县。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9258个,土地流转比例达到46%,规模经营比例达到33%。“公主岭玉米”、“公主岭大米”地理标识证明商标成功注册。2011年被授予“中国玉米之乡”,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公主岭玉米产业博览会。被评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全国标准化气象为农服务县、全国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和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优秀示范区。连续十四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服务业实现长足发展。2014年服务业增加值实现148.7亿元,是2010年的1.6倍。现代物流业发展迅猛,大岭汽车物流经济开发区成功获批建设,范家屯、大岭、岭西3个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初具规模。金融业引入了九台农商行、浦发村镇银行和华兴村镇银行,完成了农合行改制,全市商业银行由8家增至12家。商贸流通日趋繁荣,养老服务业、家政服务业、特色旅游业以及汽车4S店连锁经营等得到长足发展。全省非主营业务剥离试点工作取得显著阶段性成效,新增服务业企业25户。电子商务快速推进,“中国玉米云商城”上线交易企业突破500家,被确定为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示范县。

  3.项目建设实现突破。

  开工建设投资3000万元以上各类项目1174个,总投资1563.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91个,总投资773亿元。引进世界500强合作企业5户、国内500强合作企业4户,引进外资3.2亿美元。引进总部企业319户,实现总部税收6.49亿元。创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评价体系,实施项目准入评估,落地项目投资强度、税收强度明显提升。红星轨道客车等高铁客车整车、配件企业建成投产。吉林省恩威博模具有限公司特种零部件模具工业园、宁波华翔等汽车配件工业园初具规模。省级最大的汽车隔热板生产企业富锋热成型园区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嘉瑞沥青、昆隆管桩、圣翔建筑材料、宏源防水等建材企业相继落户。华生商业综合体等一批高端业态项目开工建设或建成运营。长春工程学院整体搬迁工程已完成选址,吉林省高新职业技术学院校区建设完成。轴承工业园、台湾电子产业园正在施工。项目平台的承载能力显著增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成效显著,信通模具与清华大学合作,建立了汽车轻量化工艺装备研发实验基地。88户规上企业落户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占全市规上企业总数的68.2%。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占全市的62.4%和68%。5个省级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对全市税收的贡献率超过50%。公主岭经济开发区被评为省级新型工业化关键汽车零部件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功调区。大岭汽车物流经济开发区与长春基础设施实现初步对接。岭东工业集中区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区被命名为省级特色工业园区。怀德汽车铸锻件产业园区被命名为省级规划管理特色园区。

  4.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

  实施全域规划,编制完成了《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市域交通体系规划》《新型城镇化规划》以及供水、供热等专项规划。努力完善旧城功能,提升新城品位,拉开中等城市架构。老城区城市建设与管理同步推进。完成棚户区改造52个项目215.32万平方米,建设安置用房31434套;完成暖房子改造434万平方米、850栋、48496户,达到了市区暖房子改造全覆盖;建设廉租房30万平方米、6246套;建设公租房8.54万平方米、1357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5179户,做到符合条件的居民家庭应保尽保。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5.2万平方米,使4699户农村居民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交通网络和公共设施不断优化。哈大高铁开通运营,长双高速正在施工建设,长平高速改扩建实现通车。打通了河南大街、科贸大街等6条市区主干道;全面实施了老城区人行步道改造工程;启动了法制广场建设和响铃公园改造等工程。完成了引兴隆河入响铃公园工程。完成供水、污水、供热等地下管网改造110公里。实施精细城管,拆除违建9.8万平方米,整治弃管小区36个,3500个单元的黑楼道、55条黑街路和中立交桥等5条公铁立交通道全部亮化。新增绿化面积23万平方米。城区边角微治理100处。新增车位7000个,新建公交站亭267个,新上标准公交车86辆,1700辆出租车安装了计价器,三轮车非法营运彻底整治。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范家屯污水处理工程顺利完工。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5%,比“十二五”末提高18个百分点。集中供热率达90%,比“十二五”末提高60个百分点。机械化清扫率和清雪率均超过80%。岭西新城核心区道路、管网以及绿网、水系等基础设施累计投资55.47亿元,综合商业区、行政办公区、教育园区等建设工作全面启动,棚户区改造和房地产开发势头良好,初步实现了“十二五”提出的“一年全面开工、三年形成雏形、五年完成主体”的目标。新开工农村新型社区10处。范家屯、怀德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城镇基础设施功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新型城镇化整村搬迁的“平洋模式”得到省委、省政府的认可和推广。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新建农村公路1521公里,建设美丽乡村8个、重点村72个。智慧城市建设全面启动,全省户籍制度改革试点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取得显著阶段性成果。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4%,比2010年提升25个百分点。被确定为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范家屯镇被确定为全省示范城镇建设试点和扩权强镇试点。

  5.改革开放成果丰硕。

  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扩权强县改革试点,赋予了地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承接各项管理权限193项、审批权限171项,暂停行政审批项目55项,取消5项。强力推进扩权强镇、强区改革,16个部门,通过政府委托、直接授权或人员派驻的方式,向开发区下放经济管理权限52项,向开发区及所在镇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137项。扎实推进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贷款试点和农村集体资产产权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土地银行、粮食银行试点,为农户融资近8000万元。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政府工作部门精简至24个,事业单位分类已经结束。文化体制改革基本完成。企业改制接近尾声。商事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医疗机构改革稳步实施。启动乡镇财税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大城管改革,全域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创新融资机制,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保障。为棚改、供热和城镇化建设融资15亿元。融入长春取得实质性进展,与长春市建立了会商机制,达成了合作共识,东风大街、富民大街、硅谷大街、腾飞大街、前进大街五条与长春对接的通道建设有序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果。富民大桥(公主岭段)主体结构完工。大岭镇与长春实现公交互通。成功引进日本住友、井上、丰田编织,西班牙安通林、瑞士西卡以及阿里巴巴、一汽四环、一汽富晟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电子商务产业园正式运营,无锡华光垃圾发电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6.民生事业和社会建设全面进步。

  坚持实施民生工程。每年都集中落实一批民生实事,新增财力70%以上用于民生改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23318元、11174元,年均分别递增11%和14.3%。全部从业人员工资达到34015元,比2010年增长50.9%。实施蓝领工程,培训人员1.2万人,开发岗位2.5万个,城乡新增就业9018人,被国家确定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试点县。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在乡农民新农合参合率保持100%。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23个,新建饮水工程20处,新解决2万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市区二次供水改造完成60%。实施社会保障工程,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户实现应保尽保;公办、民办养老机构快速发展,养老设施进一步完善。文教卫生事业长足发展,三中完成整体搬迁,新建、改建幼儿园15处,中心医院外科大楼建设完成,中医院异地新建项目正在主体施工,市图书馆主体封闭,全民健身中心投入使用。广播电视办台质量明显提高。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刑事和治安案件发案总量明显下降,未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重特大案件和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绝对控制指标在全省排序最低。重要时期实现非访“零登记”。食药监工作成果显著,被评为市级示范县。统计、审计、环境、人防、外事侨务、街道、社区、地方志、档案、残联、地震、民族宗教、妇女儿童等各项事业均取得新成绩。县域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获中国“绿色名市”称号。被确定为“国家级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市”和“全国科普示范县”。获省级双拥模范城“六连冠”。

  7.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全面从严治党深入人心,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效显著。人大监督和政协的参政议政作用充分发挥,无党派等群团组织工作扎实开展。大力弘扬“团结、务实、创新、跨越”的公主岭精神,持续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干部调整交流、公开选拔力度,形成了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党的组织、思想、作风以及干部队伍建设,党的执政意识、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能力显著提升。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可喜成果。反腐倡廉成效显著,惩防体系逐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效落实。坚持集体领导、民主决策,五个班子凝心聚力,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广大干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全市上下政通人和、心齐气顺,干事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呈现出政治安定、社会和谐、各项事业欣欣向荣,全市上下思想统一、同谋事业、共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二节 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公主岭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未来五年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但客观审视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容忽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产业结构不优。三次产业比为24.8:39.8:35.4,与全省平均水平比较,一产高13.7个百分点,二产低13个百分点,三产低0.7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比,一产高15.6个百分点,二产低2.8个百分点,三产低14.8个百分点,距国内“三二一”的结构有明显差距。工业比重虽大,但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前段,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突出表现是产业层次整体较低,支柱产业“原”字号、“初”字号产品居多,产业链条短,缺少高端产品、终端产品,缺乏全株产业、精深加工、生物产业的深加工企业,市场竞争力较弱。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较多,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农业产业经营较为粗放、组织化程度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与现代化产业发展形势明显不相适应。随着农产品市场进一步放开,农业要素成本快速增长,农民增收不稳定因素增加,增收难度加大。服务业短板明显,发展业态较为单一,传统服务业特征突出。信息产业发展滞后,互联网经济刚刚起步,集聚、集群不够,特别是高端服务业欠缺,“现代”程度偏低,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缓慢,对GDP贡献能力相对薄弱。同时,工业环境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仍然比较严重,环境保护压力较大;城乡二元结构、产业空间布局模糊等结构性问题也比较突出,一定程度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2.内生动力不足。缺乏大项目支撑,投资效率整体不高。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多半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项目和劳动密集型、科技含量低的原材料加工行业,利用先进技术装备、能够推进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的大项目少。投资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一次性税源占比较高,税收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发展缺乏持续强劲的内生动力。区位、资源、交通等优势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释放,转型升级的步伐不快。市场主体作用发挥不到位,发展动力和活力不足。科技应用与创新不够,高技术产业和绿色经济占比较低。社会组织发育迟缓,人才、资本、技术流动性不足,要素流动不畅。此外,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要素供给日趋紧张,劳动力成本上升,开发区载体功能不完备,企业融资困难,招商引资难度加大,对产业发展形成制约。

  3.新型城镇化内涵不够。2014年,我市城镇化率达到54%,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主城区承载能力不足,水、电、气、路、桥等基础设施还有欠帐,文化体育、休闲娱乐、生活消费、市场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还很不完备,绿化、美化、亮化、清雪保洁等城市管理工作还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产业支撑、社会保障等也存在不足。除范家屯、怀德等几个节点镇外,其他多数乡镇尚不具备集中供热、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基本的城镇功能。农村公路建设还有很多欠帐,一些村屯出行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村空心村、空心屯逐年增加,村屯环境亟待改善和提高。

  4.如期建成中等城市任务艰巨。按照中等城市城区人口超过50万的要求,我们将“一主两副”即城区和范家屯、怀德的城镇人口全部计算在内也不超过35万,缺口近15万人。按中国社科院中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人均成本10.4万元测算,每年人口转移成本31.2亿元,五年就是156亿元。从规划角度看,中等城市主城区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平方米、福利设施面积0.4平方米、文体设施面积是1.5平方米,我市对应的是40平方公里、2.3平方米、0.16平方米和0.3平方米,还有很大差距。从与省内地级市比较性指标看,GDP要接近80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要突破50亿元等,必须有较高的发展速度和效益做支撑。相应的还有土地供应格局的改变、城市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的不足以及医疗、教育、人口承载能力等条件制约。建设中等城市任务艰巨,面临的困难前所未有。

  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压力较大。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从2010年的8816元增大到2014年的12144元;城市教育、医疗、消费、就业、公共投入等社会事业资源和投入远高于农村,农村消费水平低、社会保障能力弱、公共服务不完善、不配套,农村学生辍学、流失和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的现象仍然存在。地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发展能力表现为从城中村、近郊农村、远郊农村逐渐由快到慢递减的特点,邻近市区、毗邻长春的乡镇远远好于其他乡镇,中部乡镇好于南部、北部乡镇,乡镇内部村屯之间也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产业发展也不够平衡,工业和第三产业大都集中在主城区和环长经济带重点镇以及交通节点镇,其他乡镇的产业发展水平则相对较低,自身发展能力较差。

  第三节 新常态下的机遇和优势

  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世界经济在再平衡中艰难复苏,全球分工格局加快重塑,美国提出“再工业化”战略,德国布局“工业革命4.0”,移动互联网、云计算、3D打印等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为我们在科技领域迎头赶上,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弯道超车带来了新机遇。中俄、中蒙、中韩关系进一步趋稳趋好,特别是中韩自贸协定签署,为我们融入东北亚区域国际合作拓展了发展空间。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经济形势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新的增长点正在加快孕育并不断破茧而出,迎来了全面深化改革“新制度红利期”、创新驱动“新资源红利期”、“一带一路”、“新全球化红利期”、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期”,国家密集出台了改革、创新、开放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意见和规划,为我们创新转型、实现新一轮振兴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强化了政策支撑。

  从省内看,吉林正处在发展方式转变、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关口,处在体制机制变革、发展活力蓄积的重要关口,处在优势充分释放、动力加快转换的重要关口。省委省政府确定了“发挥五个优势、推进五项举措、加快五大发展”战略,提出了东中西协调发展的三大区域板块,科技人才和产业潜能优势逐步释放,新技术、新业态、新成果与传统领域加速融合,轨道客车、汽车、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能和石化、建材、钢铁等过剩产能迎来国际新市场,光电子、新材料等部分新兴产业市场前景广阔,为我们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确立了新坐标、指明了新方向、明确了新举措,提供了动力源泉,打造了强劲引擎。

  客观审视国际、国内形势,经济发展在新常态下发展趋势有所改变,正处于高速向中速的“换挡期”,面临诸多复杂局面。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类项目建设拉动投资已接近尾声,房屋、家电、交通工具趋于饱和,全球粮食、大宗商品价格走低,低端制造业成本上升,出口回落举步维艰,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出现增速下降,产业结构呈现出“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动力转换”等特征,改革开放、科技创新、“四化”融合、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成为发展的主动力。因此,保持经济中高速发展,基本建成中等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我们是不利与有利并行、困难与机遇同在。危机孕育机遇,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坚定优势自信、路径自信、目标自信,正视现实,主动作为,化危机为机遇,变不利为有利,立足优势谋划发展,发挥优势集聚能量,释放优势激发活力。

  1.区位优势。我市位于松辽平原腹地,处于哈大经济发展轴带中心和东北亚几何中心,是《吉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创新转型的重点开发区域,也是吉林省主体功能区以长吉一体化区域为核心的中部城市群南向发展、形成一体化城市空间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毗邻长春,靠近“一汽”。伴随着国家、省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与长春区域合作的推进,必将开创我市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服务业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全新局面。

  2.资源优势。我市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是“中国玉米之乡”,以玉米为主的粮食资源十分丰富。随着科技迅猛发展,玉米产业已经形成了籽粒加工、玉米秸杆和玉米芯开发利用的全产业链,为我们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做大做强玉米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丰富的风能、太阳能、地热、油气、膨润土等资源,为我们打造多元支撑的产业格局提供了条件。同时,随着土地规模经营的加速推进,大量的农民将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势也将日益凸显。

  3.交通优势。公主岭处于全国南北铁路公路交通的主轴上,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是吉林省交通运输的咽喉。哈大高速铁路的建设,公主岭与长春、哈尔滨、沈阳、大连乃至北京的时空距离被极大地压缩,公主岭的区位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为公主岭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为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新的契机。长深高速公路的新建和长平高速公路的扩建也必将有力提升公主岭的通达度。随着环长春一小时经济圈高速公路在我市贯穿,对接长春的五条重要通道建设以及城际铁路、城际快速路的规划建设,将加速推进公主岭区域同城化、一体化进程,为承接长春的产业转移和资本外溢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对提升公主岭在哈长城市群的地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4.发展优势。公主岭现有3个省级开发区、2 个省级工业集中区,省内同级城市开发区数量最多。3个省级开发区环长春摆放,初具规模,发展潜力巨大;岭东工业集中区的化工园区省内仅有3家,怀德工业集中区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这些园区为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了载体,也为实现与长春经济关联、要素合理配置、产业衔接、资源共享提供了平台支撑。

  5.政策优势。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启动新一轮东北振兴、哈长城市群建设,吉林省深入实施“三个五”战略、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建设,特别是实施“扩权强县”等一系列重大举措,给我市带来了政策叠加优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加之国家和省资金投入将逐年加大,城市硬件设施、项目建设、资金扶持将更直接更有力,为我市“弯道取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质量效益提供了难得机遇和战略缓冲,为建设中等城市、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原则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中央“四个全面”和省委“三个五”战略布局,牢牢把握新一轮东北振兴和吉林省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建设重大机遇,全力实施“一主两副”、“三带五区”,融入长春、多轮驱动,稳中快进、富民强市发展战略,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做优做强现代农业,实施服务业提升工程,抓好新兴业态“无中生有”,促进传统产业“有中生新”,保障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建成中等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主”,即现有老城区加上岭西新城和南部新区(二十家子镇、龙山乡)。

  “两副”,即范家屯镇、怀德镇两个区域副中心。

  “三带”,即环长带、102经济带和105经济带。

  “五区”,就是依据产业结构、资源分布、区位现状、经济特点和优势,根据已经批准的组织架构,规划公主岭经济开发区、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大岭汽车物流园区、岭东和怀德工业集中区五个经济区。

  第二节 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发展,以创新转型核心区建设为着力点,创建活力岭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高创新能力,着力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机构为支撑、以政府为引导的创新体系,完善落实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的政策举措,加速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过渡进程,尽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擎的发展模式。

  2.坚持协调发展,以功能分区和城乡一体化为着力点,创建实力岭城。优化“一主两副”的空间布局和“三带五区”的产业布局,科学界定城区、乡镇及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的功能定位。同时,促进城乡之间、开发区与乡镇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3.坚持开放发展,以实施同城发展战略为着力点,创建魅力岭城。发挥地缘、交通等优势,在我省深入推进长吉图开放、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陆海联运和面向东北亚开放的核心区、加快推进面向环渤海开放等战略中找准定位、主动分工。同时,重点推进与长春的全方位的经济互补性合作,全力推进与长春的“无缝隙”融合对接,最大限度地释放“同城效应”。

  4.坚持绿色发展,以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为着力点,创建生态岭城。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科学布局生态空间,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双赢。

  5.坚持共享发展,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着力点,创建幸福岭城。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的出发点落在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福祉上,努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就业、收入、社会保障、就学、就医、出行、食品安全等问题,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中等城市,确保经济、社会、民生、改革、开放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1.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十三五”期间, GDP年平均增速达到10%左右。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50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突破4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600亿元,五年累计完成投资2500亿元。

  2.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工业结构明显优化,服务业不断壮大,三次产业结构达到18:42:40;培育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纳税亿元以上企业 10户;民营经济比重达到80%以上。

  3.城镇化建设取得新突破。实现8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二十家子镇、龙山乡基本完成就地就近城镇化;范家屯、怀德初步达到县域水平;创建美丽乡村20个以上。

  4.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绿色能源示范县取得重大成效,生态文明制度不断健全,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农业面源污染、水污染得到全面控制,绿色产业、循环经济和低碳生活方式取得积极进展。

  5.民生保障实现新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10%以上增速。现有贫困人口到2019年彻底脱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最低生活保障等城乡保障全覆盖。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法治公主岭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公民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十三五”时期公主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指标名称

2015年预计

2020年目标

年均增长

(%)[累计]

属性

经济发展

  全市生产总值(亿元)

448

700

10

预期性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20

40

14.87

预期性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

12.5*

   

创新驱动

  高科技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预期性

  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

0.5

1.0

 

预期性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4.2*

 

预期性

  科技进步贡献率(%)

60*

 

预期性

结构调整

  互联网普及率(%)

85*

 

预期性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37.2

40

 

预期性

  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

70

80

 

预期性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54

65

 

预期性

社会民生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5183

40557

10

预期性

  农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1733

18896

10

预期性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9018

7000

 

预期性

  贫困人口减少(万人)

   

18年全部脱贫

约束性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0.7*

 

约束性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90

≥99

 

预期性

  人均预期寿命(岁)

76.8*

 

预期性

  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套)

   

[55922]

预期性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80*

 

约束性

资源环境

  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万亩)

   

[ ]

约束性

  万元GDP用水量(立方米)

44.3*

 

约束性

  单位GDP能耗(吨标煤/万元)

1.75

≤0.6

 

约束性

  非石化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重(%)

10

 

约束性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万吨)

     

约束性

森林绿化

  森林覆盖率(%)

5.7

5.7

 

约束性

  森林蓄积量(万立方米)

329.15

354.15

 

约束性

空气质量

  可吸入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比例

   

[ ]

约束性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80

 

约束性

劣五类水体比例(%)

<5*

 

约束性

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

  化学需氧量(万吨)

   

[ ]

约束性

  二氧化硫(万吨)

   

[ ]

约束性

  氨氮(万吨)

   

[ ]

约束性

  氨氮化物(万吨)

   

[ ]

约束性

湿地

  自然湿地保有量(万公顷)

     

约束性

  自然湿地保护率(%)

 

60*

 

预期性

注:[]内为5年累计数,*为省定标准

               

  第三章 稳增长,加快实现动力转换

  把稳增长摆在突出位置,注重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协同发力,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确保经济增长沿着“稳中快进”的轨道有序运行。

  第一节 扩大有效投资,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坚持谋划重大工业项目和现代服务业项目,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园区开展大招商,引进更多战略投资者,引进更多创新型项目、生态型项目、税源型项目、就业型项目和民生型项目。优化投资结构,持续加大政府主导投资力度,大规模实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社会民生等领域项目建设,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投向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拓展“互联网+”等新的投资领域。编制五年滚动投资计划,有序实施强产业、补短板、上水平、增后劲的重大项目。按照建设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要求,动态丰富项目储备库、项目建设库。重点建设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应急供水、汽车后服务、现代物流、养老健康等标志性工程。积极对接国家和省投资政策,争取各类资金支持。有效拓宽投融资渠道,注重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强化城市投融资平台建设,大力推广PPP模式,撬动更多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

  第二节 优化消费结构,有效满足居民消费需求

  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创新消费供给,鼓励华生集团等大型零售企业向外拓展业务、扩大连锁经营。引进大型商贸企业、大型商业综合体,支持大型专业市场和农贸市场建设。引导发展电子商务,支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展会贸易,加快建设公主岭商品展销平台。培育消费热点,扩大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消费,推广节能、环保绿色消费,推进休闲旅游、观光度假和文化体育消费,鼓励养老健身消费,支持居民合理住房和汽车消费。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加快在市区和范家屯、大岭、响水等区域中心镇,建设具有辐射集聚作用的区域性商贸服务网点,健全商贸流通体系,加强和完善各类市场建设。优化主城区商业布局,推动市区和沿长春三镇联动发展。推进老城区商贸核心区建设,推行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西部新城加强城市综合体、商贸中心、酒店餐饮业、连锁超市等项目建设。南部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及配套服务。铁北大力开发特色历史文化商业街区。沿长春三镇重点建设城市综合体、餐饮酒店业、商务中心、商贸中心。怀德镇合理布局建设一批大型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建材、工业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其他乡镇重点发展以满足人民生活为主的商业业态。同时,大力培育商贸龙头企业,鼓励连锁企业实施并购重组和品牌扩张。引导大型连锁企业向农村乡镇延伸,规范发展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社区商业及专业店、专卖店等新兴服务业。

  第三节 扩大经济外向度,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加快外贸企业培育和出口基地建设,重点扶持汽车零部件加工、玉米加工、畜牧产品加工、优质小杂粮等地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优化出口市场结构,全方位拓展多元化的出口市场。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坚持以质取胜,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发展网上出口贸易,推进域内电子商务企业与知名电子商务运营机构合作,搭建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加强对外技术和劳务合作,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服务外包,培育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企业,提升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积极宣传外贸扶持政策,鼓励企业“走出去”,大力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加大对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在巩固香港、欧盟、韩国、日本、美国等传统出口市场的同时,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开拓和发展非洲、中东、南美、俄罗斯、中亚、南亚等新兴出口市场,千方百计扩大对香港、澳门的出口。确保外贸进出口额稳步增长,2020年实现1062万美元,年均增长10%。

  第四节 营造良好环境,壮大民营经济

  深入推进全民创业。引导和支持有实力、有意愿的民营企业、行业商会、外埠商会参与国企改革,联办混合所有制企业。加大财税政策、金融服务、市场开拓、品牌创建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努力降低中小微企业成本,扶持个体工商户成长为私营企业,支持民营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品牌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建立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专项资金及发展基金,引导社会基金入股重组民营企业、滚动发展。

  推进民营经济集群发展。按照土地集约、企业集中、产业集聚总体要求,规划一批民营经济特色园区,建设一批民营经济创业孵化基地,形成民营经济发展的集群优势。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民营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提升民营经济整体素质,壮大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民营企业集团和龙头企业。

  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营造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树立崇尚创业的价值导向,厚植创业创新文化,增强社会大众创业创新意识。尊重、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弘扬勇于创业创富的社会价值取向,鼓励草根创新、微创新、微创业,支持更多社会成员特别是科技人员和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第五节 加快创新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把创新作为培育内生发展动力的主要生成点贯穿发展始终。着力推进科技创新。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全面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平台和创新能力建设,强化科技同市场融合、创新同产业对接、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在关键领域和重大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坚持“国企改革要深化、民营经济要发展、简政放权要彻底、市场活力要增强”的思路,制定合理的激励政策措施,完善区域创新创业条件,加快形成同市场紧密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新体制和新机制。着力推进开放创新。以拓宽开放领域、扩大开放总量、提高开放层次为重点,扩大开放拉动作用,拉长经济发展动力短板,培育形成经济发展的混合动力。着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的主力军作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有效利用长春高新区、大学科技园和高校、科研院所的有利条件,盘活利用政策工具、仪器设备、闲置厂房等资源,降低创业成本和门槛。着力实施“互联网+”行动。紧紧抓住国家推进“互联网+”的重大机遇,围绕产业转型、信息惠民、民生改善、社会管理、创业创新等领域,加快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实施“互联网+”行动,建设形成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经济生态体系。构建自主创新高地。强化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进一步集聚科技资源要素、提升创新载体、提供创新服务、结成协同创新联盟、打造产业创新链条,推动发展高端科技研发,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创新高地。着眼前沿,紧跟“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产业革命新浪潮,推进互联网等新技术和产业跨界融合,强化弱项,补齐短板,不断聚合、释放传统和新生的发展优势,重塑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组建一批创新发展联盟,形成一批原始创新成果,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培育发展一批科技小巨人企业,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突破。全社会研发经费、科技成果转化率逐年提高。

  第四章 调结构,全力推进产业升级

  紧紧抓住新一轮东北振兴政策机遇,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具有公主岭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第一节 推进工业化,发挥富民强市支撑作用

  发挥产业基础优势,抢抓《中国制造2025》和新一轮东北振兴的机遇,着眼产业转型升级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突出建设一批处于产业关键环节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立市大企业,着力培育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群体,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专精特新”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全面推进公主岭市工业实现整体跃升、快速隆起。

  1.突出发展两大支柱产业。

  加快汽车配件加工业和农产品食品加工业两大支柱产业的结构优化和规模扩张,引进先进产业技术,向加工程度深、市场竞争力强、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和低能耗、低污染的方向延伸产业链,积极推进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建设,促进以分工合作为基础的紧密型产业集群发展。到2020年,两大支柱产业规上企业产值达到573亿元,其中农产品食品加工业突破183亿元,汽车配件加工业突破390亿元。

  汽车配件加工业。重点是进行内部结构调整,产业技术升级,整车品牌提升,生产服务领域拓展。推动由粗笨重低向多车型配套,向总成、整车系统化、模块化方向发展,向电子化、智能化、轻量化产品拓展,逐步向汽车零部件展示、汽车美容装饰、维修保养、保险、租赁、改装等汽车后服务延伸,进一步提升配套知名品牌能力和覆盖面。支持公主岭经济开发区台湾汽车电子工业园、轨道客车产业园、汽车内饰件产业园、新能源汽车装备产业园、汽车拆解市场、汽车后服务市场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引进整车项目,打造国家级汽车零部件产业示范基地。重点扩大为轨道客车配套的零部件生产。落实“五个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抓好年产1500万套轿车轴承、年产500万套轿车曲轴、年产5万吨等温淬火球铁汽车件等80个技术改造项目。加快汽车隔热板园区建设,大力发展汽车热成型产业,积极引进富锋下游企业入驻,促进园区尽快发展。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推动生产技术的精密化、自动化,重点引进汽车电子生产项目,推动整个产业技术结构升级。全面深化与科研机构、大学院所的技术研发合作,重点落实一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促进汽车制动橡胶隔膜、自走式喷杆喷雾器等新产品的规模化生产,重点引进年产20万台1.4T新型发动机项目、年产8000万件汽车微电子项目、年产15630台套永磁电机及电器变频系统项目、汽车电子产业园项目等。以改装车生产为核心,整合已有零部件生产企业,开发景区自驾游电动车、房车、除雪车、多功能民用车等新品种,构建整车生产的全产业链。重点引进年产2万台小型电动车整车生产等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的新型产品类项目。以智能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打造知名品牌,培育5-10个汽车零部件的省级名牌和著名商标产品,培育1-2个特种车的省级名牌和著名商标产品。

  农产品食品加工业。重点是促进产业链的构建和延伸,推进由初级加工向深加工方向拓展,由简单的农产品保鲜加工向绿色保健即食产品加工拓展,由单一生产过程向循环经济方向拓展,由市场开拓向品牌建设方向拓展。构建玉米全产业链,鼓励中粮、黄龙等企业向产业链条上下游延伸,向全干、半干发酵技术推广、绿色即食、保健加工业方向发展,向节水、循环、高端、地标方向发展,打造国家级玉米全产业链加工基地。兼顾高端生化产业、秸杆玉米芯综合利用产业。玉米籽粒加工主要是在中粮、黄龙的淀粉、糖生产基础上,引进瑞典等发达国家环评优良的发酵技术,采用中粮集团介入(合资)的方式,进一步推进玉米淀粉产业链的延伸,实现玉米生产的高附加价值化;玉米芯加工主要是引进相关技术项目,生产木糖醇并向高级绿色饮料延伸;玉米秆加工业主要是发展玉米秆成型燃料、畜禽饲料、生物质制气等。建设中国玉米种子硅谷产业链、玉米种鉴定中心、种子试验基地、玉米全籽粒全穗全株高附加值综合利用、玉米抗生素生产、玉米秸秆循环利用等项目。食品加工业以绿色、健康理念为指导,积极开拓国内外高端市场,重点开发粗粮(玉米、豆类混合)方便面、粗粮(玉米、豆类混合)饼干、粗粮(玉米、豆类混合)食疗配方粥片等即食产品,推出具有地理商标意义的特色产品;肉禽加工业推动技术升级,创建绿色、安全、优质的知名品牌。玉米酿酒产业进一步推进品牌建设,提高企业生产效益。重点培育新怀德等酒品为省知名品牌,下游产业重点导入SOD素、饲料等生产项目,兼顾高端生化产业和低端转化产业,实现循环经济。建设年产5000吨玉米特用低聚肽功能食品、玉米休闲食品,健康食品、高金屠宰深加工、食品工业园产业集群等项目。

  2.壮大五大特色产业。

  装备制造业。重点是创建自主的农机产业全产业链,推进轨道客车配套产业,发展工业及服务业智能机器人,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推动有条件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向农机、军工、轨道客车零部件等装备制造业转轨。建设吉林省轨道客车装备产业园区、春秋农业机械生产、年产2000台玉米收获机、上海翰斯化工集团高速列车车窗密封胶等项目。到2020年,规上企业达到24户,实现产值60亿元。

  能源与新能源产业。重点是开发油气深加工产业,加快油气产业园区建设,启动热电联产、垃圾发电等重点项目建设,发展风电、生物质、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推进油气开发向精细化工、建设绿色能源基地方向发展。推动油气深加工产业项目落地,建设风力发电、宇光热电联产、热能开发利用、太阳能光伏电站等项目。到2020年,规上企业达到9户,实现产值43亿元。

  建材及新型建材产业。加快传统建材产业改造,提升水泥、空心砖、防火板、道路沥青、苯板等传统建材产业品质,通过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保障企业收益;推动新型建材产业的规模化。按照生态、环保、低碳、安全的市场需求,开发新型玻璃纤维、特种玻璃、生物可降解塑料,新型合成材料、高分子材料,重点推进玉米秸秆压缩门窗等新型家装材料生产项目的引进和落地。建设新型建材产业集群、“美丽乡村”一体化农厕改造、新型化工墙体保温材料、活性碳纤维系列产品等项目。到2020年,规上企业达到25户,实现产值53亿元。

  医药化工产业。积极推进产业技术升级,鼓励新项目落地。到2020年,规上企业达到26户,实现产值65亿元。医药产业在现有肝胃药品生产基础上,开发新药特药,创建知名品牌;化工产业在现有农药、催化剂、化肥、塑料橡胶产业基础上,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重点引进精细化工项目、玉米生物化工项目,推进产业链向深加工、高附加价值方向发展,重点发展汽车塑料、橡胶配件加工项目。建设公主岭市化学工业园区、汽车电镀产业集群、岭东生物化工园、盛世达减水剂等项目。

  膨润土产业。积极与科研机构结合,开发膨润土新产品,推动膨润土的深加工。到2020年,规上企业达到4户,实现产值1.4亿元。建设中国天然钠基膨润土防水材料基地、年产50000吨膨润土系列产品深加工、膨润土土壤改良剂、膨润土清洁复合剂、年产5万吨天然钠基膨润土合成洗涤剂助剂等项目。

  3.培育一批新兴产业。

  积极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互联网+”为主线,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项目、电子商务、智慧城市管理等新型互联网经济发展。推动国内大型软件企业、电商企业入驻,快速推进智慧城市公共平台建设。加速发展网商、电商等新型商业模式的全产业“互联网+”发展。

  第二节 繁荣服务业,建设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

  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建设活力中等城市的重要手段,按照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升竞争力的总体要求,立足省会长春市向西南扩张已接近公主岭的发展实际,充分发挥区位和交通优势,积极拓展服务业发展新领域、培育新热点、推广新业态,形成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完备、生活性服务业丰富繁荣、新兴服务业优势突出的服务业发展格局,推动服务业向集群、特色、现代方向转变,不断提高服务业规模和水平,将服务业打造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到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服务业占整个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80%。以温州商城为重点打造1-2家交易额超50亿元的交易市场和 10 个超亿元的交易市场,力争培育1家年销售在50-100亿元的批零企业。

  1.做大做强现代物流。

  按照“设施完善、服务高效、管理智能”的要求,加强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建设,构筑大型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大宗电子商务平台,培育和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拓展物流服务领域,创新物流服务功能,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联动发展,共同提升竞争力,降低物流成本,构建畅通高效、绿色低碳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鼓励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在公主岭设立采购中心、区域分拨中心、分包中心、配送中心,推动制造业企业物流业务外包,支持大型企业开展第三方物流,引导物流企业发展一体化、多功能、全流程的高端物流业务,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创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区域综合物流服务品牌。以汽车物流、农产品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和城市配送等为重点,建设立足吉林、服务东北、辐射全国、面向国际的现代化区域性物流中心、东北地区物流节点城市与物流产业的核心服务区。重点建设中国北方国际物流港、普洛斯东北物流基地、中国北方农产品物流中心、吉林省天阳农副产品冷链物流等项目。

  ——汽车物流。依托大岭汽车物流园区,在整车物流基础上,优化园区模块,实现整车物流、汽车零部件物流等业务集成。加强汽车零部件生产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物流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推进零部件分拨配送网络建设。加强对公主岭市各产业园区现有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整合,优化供应链流程,实施集中仓储、统一配送,打造有影响力的区域物流基地。

  ——农产品物流。依托怀德镇已形成的贸易区域集聚地优势和大宗鲜活农产品物流业务,以现有农产品物流为基础,充分发挥怀德镇及周边乡镇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大型运输车优势以及长深高速、105 省道横跨公主岭市北部、东接长春的交通优势,加快引进干鲜蔬菜、反季蔬菜、果品和肉食品加工仓储企业,培育壮大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提高冷链仓储和配送能力,完善仓储、加工、运输、展示、配送等功能,全力打造集农产品集散、加工配送、价格形成、信息交流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产品物流样板基地。

  ——电子商务物流。凭借范家屯镇毗邻长春的区位优势,以范家屯镇为基地,打造电子商务东北实体配送与营销中心,兼具批发零售实体营销功能。其配送范围初步面向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等,逐渐发展到辐射吉林省、整个东北地区,通过积极引进国内外电子商务运营企业和大型全国性物流配送企业,打造区域电子商务物流基地。

  ——城市配送物流。建设城市物流节点,加快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行“共同配送”、“自营配送”、“外包配送”等城市物流配送模式,建设针对长春市、四平市及周边县城的城市配送物流体系。加快大中型连锁商贸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和改造提升,延伸服务领域,形成提供社会化服务的专业配送中心,提高城市配送专业化、社会化水平。

  2.创新发展特色金融服务业。

  建立完善现代金融体系,推进金融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现代金融业健康快速发展。全市金融机构总存贷比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存贷增长幅度保持在年均递增14%,成立2—3家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以上融资性担保公司和12家小额贷款公司,辅以农村金融合作组织,实现农村金融空白网点全覆盖。实现5家企业上市融资,实现保费收入4亿元,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等物权融资余额达到8—10亿元,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额度达到6—8亿元,银企对接额度突破10亿元。

  ——加快推进金融集聚区建设。利用岭西新城服务业集聚的优势,加快建设岭西金融商务办公核心区,重点打造岭西新城“金融街”,促进公主岭市已有各类金融机构的集聚,并积极吸引国内外金融、证券、保险、基金和信托投资等机构的区域性分支机构进驻,努力争取商业银行总行在公主岭设立区域管理总部和后台服务中心,形成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的管理中枢。创新金融服务,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扩大金融开放,提升公主岭市金融业的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推进金融聚集区建设,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将金融业发展成为公主岭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服务业,使公主岭逐步成长为吉林省重要的金融城市。

  ——创新建立农村金融机构。按照现代银行管理模式,开展建立“土地银行”、“粮食银行”,建立新型的金融机构和新兴的农民信用合作组织,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加强农地价值评估机构建设,完善土地定价市场机制,确保价格公允,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完善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建立土地流转监测制度,为流转双方提供信息发布、政策咨询等服务。

  ——健全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加快发展中小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鼓励发展个人理财、证券投资、自助银行服务,规范发展典当业。发展完善保险市场,鼓励各类保险公司到我市设立地区总部和分支机构。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探索建立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推进金融合作与创新,以破解“三农”、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加快完善现代化支付系统、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积极引进发展金融后台服务中心。

  ——发展其他金融服务。积极发展债券市场,鼓励并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和融资债券,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集合票据。实施科技创新券制度,积极推进科技创新研发事业的发展。拓宽保险服务领域,积极发展财产保险、责任保险、再保险和保险中介市场。工商、税收等相关部门完善对金融机构开展中小企业金融租赁等业务的配套支持政策,尤其是融资租赁登记的相关配套政策,大力发展和推广融资租赁等金融创新产品。积极发展小额信贷担保机构,并通过制订行业准则、业务操作规范、组织担保人员培训、组织担保业务交流、资信评估、风险评估等工作,加强对担保服务业的指导与监督,鼓励担保机构积极参与各类行业协会,加强行业协会管理和自我管理,尝试由政府主导成立再担保机构,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机制,从而切实强化风险防控,树立担保行业良好形象。积极发展金融后台服务,服务和支撑长春金融机构,发展诸如档案管理中心、客服中心、培训中心、容灾备份中心等金融后台服务,适时发展金融后台服务外包。

  3.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训。

  推动形成全方位职业教育办学体系。依托产业发展现状,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在办学机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制度创新;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促进以市场为导向,企业、行业、社会全面、全程、深度参与的职业教育发展机制创新;逐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主体多元、形式多样、充满活力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内容与公主岭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职业教育服务能力。

  规划建设东北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范家屯职业教育园。依托范家屯镇已逐步形成的城市副中心服务业发展基础,借助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和两所高校迁址范家屯的大好机遇,以范家屯生态城为载体,规划建设范家屯职业教育园区,围绕东北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整合资源,优化布局,鼓励和支持国内外知名职业教育院校采取外引内联、联合办校等多种形式入园办学,建设好一批基础能力强、办学特色明显的优质职业院校,形成支撑产业发展的骨干职业院校群体,重点面向新型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开展职业培训,重点发展制造业生产、现代农业、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商贸服务、汽车驾驶、旅游服务、家政服务、养老服务、救援服务等行业人才相对稀缺的特色职业培训业务,满足群众的职业教育要求,促进职业教育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争取将范家屯职业教育园区打造成为吉林乃至东三省最具影响力的职业教育园。

  加快以汽车零部件为主导的职业实训基地建设。以范家屯职业教育园为载体,以公主岭汽车零部件产业、绿色食品加工业等特色产业为方向,鼓励园区内相关学校引进企业设备、人员、技术,以及生产和服务项目,采取校企联合共建模式、工教集合和工学结合的培养方法,建设装备先进、管理水平较高、符合专业建设需要,具备教学、培训、鉴定和生产等多种功能的职业实训基地,以岗位技能为核心,按照“从易到难,逐步接近工作实际”的原则,构建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公主岭企业人力资源需求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培养培训服务。

  4.全力发展新兴业态市场

  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满足老龄化社会需求,按照产业化运作模式,加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投入。通过 PPP(公私合营)、公建民营、政策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支持新建和改建乡镇区域性养老院、敬老院和农村敬老院。将房地产业与养老服务业有机结合,适度开发养老地产项目,提升养老服务业含金量。加快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人日间护理中心、托老所、老年公寓、互助式老年人服务中心等社区养老机构建设,为居家老人提供个人照顾、医疗护理、康复训练、暂托服务、休闲娱乐、学习教育、体育健身等专业化服务,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手段,为老年人提供远程健康护理、心理咨询、老年用品等多形式、多功能的居家养老服务,丰富养老服务形式,延伸养老服务产业链,提升养老服务产业价值。建设吉林省生态养老城(沿新凯河)、吉林省范家屯养老城等项目。

  积极培育特色专业市场。汽车服务业,要充分释放毗邻一汽及公主岭在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能力,逐步发展和完善汽车服务体系,支持发展集汽车销售、汽车维修、配件供应、信息反馈于一体的 4S汽车专卖店,大力发展汽车服务连锁经营,建设高标准的综合性汽车城,完善旧车及配件交易市场,全力打造吉林省汽车后服务中心。商贸流通业,要推进老城区商贸核心区建设,推行连锁经营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大力培育商贸龙头企业,鼓励连锁企业实施并购重组和品牌扩张,加快流通业态创新。引导大型连锁企业向农村及周边乡镇延伸,规范发展特许经营、社区商业及专业店、专卖店等新兴服务业。落实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建设中韩商贸城、高铁站前广场商业圈、维多利亚步行街、浙江家居装饰城(二期)等项目。农村生产性服务业,要紧扣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加快构建以生产销售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全面推进电子商务。依托中国玉米云商城,积极培育农村电商、行业电商和跨境电商。积极培育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业态,发展地理信息产业、航天信息产业。积极发展研发设计、融资租赁、节能环保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外包和售后服务,规范发展会计、审计、资产评估、法律服务等商务咨询服务。通过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兴渠道,面向省内提高贸易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小商户等电商发挥信息集聚效应,提升市场反应速度。建设以电子商务培训、电子商务体验、东北亚特产品展示、电子金融中小企业信贷、阿里巴巴诚信通系统、公主岭“玉米云市场”服务平台、“长白山珍”品牌服务平台为核心内容的东北亚电商产业示范园。

  5.扩大发展中介服务业

  以市场化、专业化为导向,完善中介服务体系,从提升传统中介服务、发展高端中介服务、促进新兴中介服务入手,全面发展各类中介服务,提高整体诚信度和业务水平,初步形成与公主岭城市地位、产业结构、城市特点、市场配置要求相适应,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基本要求,符合国际通行规则,体制比较完善,体系比较完备,功能比较健全,中介机构健康发展的中介服务业发展新局面。通过制定分类发展措施,加强对代理类、鉴证类、协调类中介服务管理,通过优化市场准入,引导民间力量发展各类中介机构,积极引进国内知名中介服务企业来公主岭拓展业务,引进国际知名中介服务企业来公主岭开拓市场,力争吸引国内外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咨询服务机构在公主岭设置办公地点,以工商数据信息库为基础,开发应用数据完备、信息共享的程序软件,为中介服务业的信用评价提供技术支撑,促进中介服务业健康发展。

  6.发展特色旅游业

  围绕把旅游业培育成新的支撑产业的目标,将“生态、养生、休闲、体验”深度融合,按照“以农促游、以旅强农、农旅融合”的总体思路,不断提升旅游产品的品位和档次,提高旅游商品的创新和开发。到2020年,全市旅游业收入达到24.06亿元,年均增长30%,力争实现34.85亿元。

  打造公主岭的城市公园。依托二十家子、龙山独特的民俗和生态资源优势,以龙湖旅游度假区建设为龙头,重点建设一批以自然、田园风光为主,寓休闲、健身、度假、娱乐、观光、民俗、竞技于一体的滑雪场、滑冰场、各种体育赛场、满族渔猎竞技、野生动物园、玫瑰园等特色旅游项目。将南部新区打造成公主岭的城市公园,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充分发掘公主岭历史文化资源。依托公主岭的历史人文资源,加快历史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重点建设公主陵原址恢复、于凤至故居纪念馆、俄式建筑群、大青山遗址、信州古城遗址恢复、五家子古城遗址、马占山抗日纪念馆等项目。

  充分发挥公主岭生态农业优势。依托区域特色农业资源,加速发展特色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民俗体验旅游、绿色健康旅游。重点建设环长带农业休闲度假项目、102线风景大道绿化景观带工程。加速创建一批乡村旅游名镇、名村,力争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

  第五章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准确把握农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争当全省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第一节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统筹保障粮食安全与转方式调结构需要,加快形成粮经饲兼顾、农牧特加结合、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突出粮食生产核心区地位,更加突出质量和效益,做大做强玉米全株产业链经济。

  1.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鼓励种植甜玉米、糯玉米、高赖氨酸玉米、高油玉米、高直链淀粉玉米等特用玉米,提升玉米种植经济效益。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实行粮豆轮作,灌区实施“旱改水”。大力发展园艺特产业,重点发展棚膜蔬菜、露地菜、花生、马铃薯、瓜果、花卉苗木、食用菌等高效经济作物,推进龙山万亩玫瑰园、环长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打造设施农业亮点。2020年,粮食产量稳定在70亿斤阶段水平。

  2.做大做强玉米种业。依托省农科院、国家玉米改良中心、西安航天育种工程公司、中农大康、隆平种业、大北农等科研机构和种业研发中心,强化与中种集团、美国先锋种业等种业巨头合作,打造面向东北、覆盖全国,集种子繁育、生产、加工、仓储、物流为一体的“玉米种子硅谷”,建设玉米种业研发中心、玉米良种选育展示中心、玉米综合技术评价中心和玉米种子交易中心等重点项目,年加工销售种子达到5亿斤以上。到“十三五”末,公主岭玉米种子营销量要占东北地区市场份额的40%以上。

  3.做强玉米全株产业链。加快中粮、黄龙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引进玉米生化先进技术,发展玉米化工,重点推进中科院青岛所玉米淀粉植物胶、淀粉胶囊、ARA食品药品添加剂项目,以及变性淀粉项目、玉米胚芽油、玉米蛋白颗粒、玉米浸泡水生产医药中间体等项目。做好以玉米及玉米淀粉为原料的食品、饮品、保健品加工项目以及玉米造酒、玉米饮料等项目。大力推进玉米秸秆、玉米须、玉米芯综合开发利用,全域实施以秸秆和养殖废弃物为原料的天然气转化项目,推进秸秆纤维素乙醇、玉米芯纤维燃料乙醇、秸秆乙二醇以及秸杆生物质颗粒燃料等项目。打造国内玉米全株经济示范基地。

  4.做优米业加工产业链。实施“健康米”工程,围绕玉米、水稻和杂粮加工发展大米加工企业集群,培育糯米粉、杂粮精加工企业集群。重点培育金凯乐、健天力、金泰等龙头米业加工企业,提高稻米加工能力。

  5.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深入实施“千万头猪”工程,重点扶持广东温氏集团等龙头养殖企业,带动全市畜禽规模化养殖,到“十三五”末,全市标准化牧业小区达到1000个以上,畜禽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90%以上。壮大禾丰等饲料加工企业,培育饲料加工产业集群。推动畜禽产品深加工,重点扶持四川高金、博泽牧业、五洲禽业、圣丰牧业等龙头企业,提高畜禽本地加工率,提升产品附加值。建设公主岭市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6.大力发展休闲采摘农业。发展休闲农业、体验农业、文创农业,鼓励建设现代农业博览园、农业观光园、采摘园、农业公园等新型农业园区,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第二节 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促进粮食稳产增产,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到2020年高标准农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0%以上;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旱能浇,涝能排的工程体系。加快东辽河流域综合治理、灌溉水源、灌区配套节水改造、涝区治理等项目建设,加大农田林网、田间道路建设,保障农村电力供应,实现农村路网、林网、水网、电网融合;推进作业全程机械化,主要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5%以上;开展良种良法、农机农艺、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绿色增产等技术集成创新,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落实好国家机收粒玉米试验示范、中墨高产栽培模式试验示范等项目;开展绿色农业生产行动,加强农业投入品监控与管理,落实好国家保护黑土地试点项目,到2020年努力实现农业化肥、农药施用量零增长;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快构建监测预警、应变防灾、灾后恢复等防灾减灾体系。气象为农服务能力要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第三节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土地银行”、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设,搭建农村土地流转平台,引导农村产权有序流转。发挥农业集团作用,助推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土地流转面积占耕地面积60%以上。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以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为主体,开展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试点,支持具有资质的经营性服务组织从事统一供种、机械化耕作、病虫害防治、畜禽粪便处理、面源污染防治等农业公益性服务。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建立“三农”综合信息服务中心,健全市乡村屯四级服务网络体系,集成先进的互联网、物联网、视频、卫星雷达等技术,构建生态农业综合型网络化、信息化和实体化平台,发展可视农业。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做大做强中国玉米云商城等网络平台,开展农村电子社区试点工作,推进科技信息进村入户,建设农业物联网基站,促进电子商务和实体流通相结合,推动农产品实现跨地域经营。强化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建设市区种子市场,怀德农资、农机、生猪、豆角市场,双龙大牲畜市场,建设5个农村日用品和农副产品配送中心,建成5个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扎实推进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建设大交所公主岭玉米期货交割库。全力打造品牌农业,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实施“健康米、放心肉”工程,申报“公主岭油豆角”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抓好大岭露地菜、永发大蒜、双城堡西瓜、响水棚膜蔬菜等农产品品牌打造工作,做强做优公主岭绿色农业品牌。

  第六章 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牢牢把握“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方向,立足建设中等城市,以破解“三农”问题为核心,以创新开展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为重点,以以人为本、生态优先、产城融合、“四化”同步、区域合作为原则,以积极、稳妥为主线,着力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增强城市带动农村,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能力,构建中等城市新型城镇化体系,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社区化、农民市民化,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和社会保障由“乡”到“城”的快速转变,走具有公主岭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实现68%,主城区人口达到50万人。

  第一节 完善主城区功能

  老城区改造做减法。有计划实施棚户区改造,消灭城中村和棚户区。围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街区环境进行功能性、文化性、生态性、商业性和保护性改造。推进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尽早完工实现运营,加快游泳馆、滑冰馆、高铁站前广场建设,实施内河改造,打造沿岸景观带。将102国道改线带动铁北街区发展。

  岭西新城建设做加法。围绕强化服务功能合理布局,建设东西向带状水系公园、南北向服务廊道、创意文化公园。发展大型商业业态,开发高品质生活小区,积极推进行政办公大厅、岭西教育卫生设施建设,打造集行政办公、教育卫生、商贸服务、创意研发、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新城区。启动“海绵城市”项目,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实施高铁广场客运枢纽和市区公交体系建设工程,优化静态交通组织。

  南部新区建设做乘法。依托南部新区的青山绿水,着力建设生态旅游和生态宜居区。积极推进龙湖旅游度假区、萨满文化园、万亩玫瑰园等一批旅游重点项目,启动“旅游专线”,整体开发二十家子、龙山生态旅游资源,建设和保护并重,将南部新区打造成文化底蕴深厚、配套服务完善、山水辉映、生态宜居的城市公园。

  第二节 加快打造两个小城市

  加大对范家屯镇和怀德镇扩权强镇力度,发挥区镇一体的叠加优势,积极打造相对独立、功能完善的区域经济圈,成为中等城市的区域副中心。

  范家屯镇着力改造旧城。建设南部新城和东部新城,走城乡一体、产城融合、生态文明、科学持续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重点打造长春汽车产业综合配套基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怀德镇以镇区为中心。向南向西拓展,以商贸服务业及现代物流业为城镇化发展的产业就业支撑,着力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不断提升城镇综合功能,改善城镇人居环境。重点实施怀德大街拓宽改造、自来水改造、天然气覆盖、镇内集中供热、雨污分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生态景观、休闲广场、新型社区建设等重大工程。

  第三节 发挥比较优势加快“三带”隆起

  环长城镇带。重要节点镇为范家屯镇、大岭镇、响水镇。强化公主岭与长春都市圈核心增长极对接的战略桥头堡的优势,利用现有产业平台,强化对长春城区产业转移的承载作用,同时积极发展服务业,打造长春周边现代服务业新高地,为城镇化发展提供重要的产业就业支撑,最大限度的吸纳农业转移人口,推进城镇化发展。

  102城镇带。依托G102交通线,提升范家屯镇、陶家屯镇的城镇功能,发挥各镇产业特色和产业平台的支撑作用,进行资源整合、产业链接,实现功能互补、联动发展,提升区域整体城镇化水平和质量。

  105城镇带。依托S105交通轴线,利用八屋镇、十屋镇等西部城镇良好的油气资源禀赋,大力推动特色油气产业发展和壮大,围绕油气资源,延长油气产业链。同时,通过发展范家屯镇及大岭镇的工业,带动S105沿线城镇发展,推进北部乡镇城镇化进程。

  第四节 促进产城融合全面建设“五区”

  严格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功能定位。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汽车综合配套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重点发展高科技农业及现代农业科技服务;大岭汽车物流经济开发区重点围绕一汽发展商贸物流;岭东工业集中区重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新型建材和医药化工产业;怀德工业集中区重点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农资农机交易。深入推进简政放权、财税改革,促进区镇联动、优势互补,充分释放发展活力。

  第五节 建设特色镇和农村新型社区

  强化镇域特色,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培育特色产业,实施差异化发展。各乡镇要坚持公共服务均等配套,推进农村教育、卫生、公共服务中心和文化体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组建中心村,消灭空心屯、空心村。要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推进厕所革命,创建美丽乡村。

  第六节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加快管理制度、空间布局、经济发展、公共服务、户籍制度统筹,提高城镇化质量,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努力消除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制度、能力和文化障碍,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和住房供应体系,切实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就学问题,努力营造具有鲜明特色、成熟和谐的市民化制度环境。

  1.建立农业转移人口转户制度体系。全面放开公主岭市区、乡镇的落户限制,最大限度吸纳和鼓励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就地在市区和范家屯、怀德等重点镇落户。真正意义上取消城乡分割的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区别,按照经常居住地的原则,全面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加快实现持证者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利。简化程序,让进城落户的农村居民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办理落户手续,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能够尽早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使他们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有发展。完善外来人口居住证制度,健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政治权利与居住证相挂钩机制。以“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为基本条件,全面放开外来人口落户限制。完善农业转移人口新农合参保机制,探索建立新农合省内异地双向转移接续、“钱随人走”保费补贴跨区域转移办法,允许申领居住证满两年的外来人口选择在公主岭参保,享有与本地居民同样待遇。

  2.创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提供方式。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优先解决存量人口,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扎根落户。农民进城后继续享受农民原有的待遇:依据各类土地所有权确权证,继续享受土地经营承包权,享受各类国家惠农政策以及国家的土地政策;农民转为市民后其子女享有土地继承权;依据农村集体经济股权证,享受股东的合法权益,履行股东义务;选举村“两委”时,转为市民的原村民仍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农民进城后同时享受市民待遇:农民转为市民后可享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进城农民自主选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待遇和新农合医疗保险待遇;农民转为市民后子女入学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进城农民可免费接受就业培训;进城农村低保人员和特困家庭享受城市救助标准所增加的费用由市财政承担。

  3.构建成本多元化分担机制。全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城镇建设维护、公共服务管理、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和住房保障等成本,由政府按年度制定财政专项支出计划,推动企业落实相关法定支出,建立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分担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机制。构建多元化可持续投融资机制,加大公私合营伙伴机制项目力度等措施以保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所需要的资金的准备。创新农业转移人口集体资产管理运营模式。对于整村转移居民,进一步探索宅基地“退宅还耕”与农民承包的土地实行统一集约化和机械化生产,探索通过建立“土地银行”、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股份公司等新型经济组织来经营农业转移人口的耕地,按转移人口所持股份比例按年度分配农业经营收益。

  4.着力解决进城农民就业问题。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逐步建立适合农民的就业保障制度,建立就业和工资增长机制,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与政府促进就业、鼓励创业相结合的就业机制。把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职业指导、职业教育、职业介绍、技能培训、政策咨询等公共就业服务,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建立覆盖市区、乡镇、街道及村社的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在乡镇、街道也要规划建设面向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交易市场,定期开展专场招聘,为农民求职提供方便。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根据进城农民个性特点和就业需求,充分利用职业教育园区,开展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培训并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服务,提升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的就业技能。推广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障中低收入职工工资合理增长。

  第七节 完善全域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以完善路网结构,提高运输质量为目标,重点实施公主岭火车站整体迁址重建、长春经范家屯到公主岭的轻轨建设工程。以提高路网等级、出行便利度和通达深度为重点,实施“五横、五纵、一圈、五连接”工程。(“五横”即国道102线绕越主城区的公主岭市区环路建设工程,省道长双105线大岭、秦家屯镇区过境段绕越工程,怀茂线怀德至玻璃城子段改建工程,东风大街西延至朝阳坡、硅谷大街西延连通工业大路的两条产业大道。“五纵”即连接102线与105线东西两端的新凯河滨河大道和东辽河滨河大道,岭西三路北延至朝阳坡道路及向南穿越102线的分离立交桥建设工程,连接102线与105线的范怀线改造工程,八屋至杨大城子道路升级改造工程。“一圈”即环长春一小时经济圈高速公路公主岭境内段建设工程。“五连接”即对接长春的东风大街、富民大路、腾飞大街、硅谷大街、前进大街五条通道最后“一公里”建设工程。)充分利用公主岭现有军用机场,以建设飞行员训练基地为切入点,逐步向建设军民两用机场过渡。

  第八节 全面加强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

  坚持规划先行,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完善规划体系,实现“三规合一”。围绕经济发展进行规划。公主岭经济开发区加快实现与长春的同城对接;大岭汽车物流经济开发区利用105省道,向怀德工业集中区进行扩展延伸,推动东北部分乡镇经济增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重点进行科技农业和特色农业规划,以农业弥补工业、拉动服务业。围绕城市建设进行规划。严格落实南部新区保护规划,全力发展生态经济;严格执行岭西新城控制性规划,保障岭西新城宜居特色;支持旧城改造,激活旧城区城市活力。围绕乡镇发展进行规划。适时推动农村新型社区规划和乡村体系规划,通过人口转移促进城镇化发展。围绕民生进行规划。制定棚户区改造优惠规划条件,力争消灭占地1万平方米以上棚户区,对占地小于1万平方米的棚户区逐步实现异地回迁和净地出让。围绕公共服务设施进行规划,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全力保证规划实施,一张蓝图绘到底。整合规划、住建、国土、环保、市政等城市管理机构,形成联动机制,加强净地收储,强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启动“智慧公主岭”、海绵城市建设,重点在 “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社会民生、市政管理、产业经济”上实现突破。

  第七章 全面深化改革,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充分发挥扩权强县优势,全面推进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围绕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进一步激发创新发展活力,加快形成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

  第一节 深入推进简政放权

  完善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投资负面清单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建立政务服务网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推行并联网上审批,建立重大项目领办、代办、即办制度,彻底解决“中梗阻”和“最后一公里”问题,构建科学高效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采取授权、委托、派驻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向开发区、工业集中区、乡镇下放管理权限,不能下放的审批权限一律集中进入政务大厅。扩大政府购买服务,逐步将行政管理、社会管理等职能转移给具备条件的企业和社会组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第二节 加强定向精准调控

  完善政策工具箱,创新调控方式,逐步探索中观经济单元调控体系。完善经济运行监测预警体制,及时调度经济运行情况,准确把握运行特点和异常变化,有针对性调整政策措施,防范和化解各类潜在风险,加快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去泡沫盒去污染,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加强形势研判和政策跟踪,密切关注新常态下国内外经济形势,把握好国家政策的调整变化,做好政策对接。

  第三节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加快实施开发区、工业集中区专业化、功能化发展战略,创新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实行区镇合一、区辖镇等有效管理模式。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和可支付能力持续增长机制,健全优先使用创新产品、绿色产品的政府采购制度,完善财政预算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创新国有资产管理方式,推动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积极搭建政府投融资平台,吸纳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城乡统一、功能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扩大农村金融规模。完善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健全政策扶持体系,构筑广泛吸纳人才、吸引资金、经营自主开放的中等城市服务业发展态势。破解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落实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第四节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加快推进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积极争取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和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试点、农村宅基地流转试点,稳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完善物权抵押贷款、“土地银行”、“粮食银行”等金融创新产品运行机制,探索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和农业转移人口土地权益保障机制。开展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强化供销社农村社会化服务功能。

  第五节 全面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推进民主法治体制改革,完善咨政协商机制,加强司法规范化建设。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全面深化教育、卫生、社保、人口、旅游、安全生产等领域综合改革,构建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公共资源的服务体系。推进党建和群团改革,不断完善党的组织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和人才制度,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和末位淘汰机制,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推广“两层级、全覆盖、交叉办”办案模式,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加强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不断创新群团组织管理模式、运行机制,提高群团组织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第八章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型发展的战略基点,全面加强创新体系、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建设,以创新促转型,以转型促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第一节 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

  围绕优化创新生态系统,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创新价值充分体现的政策机制,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完善政策体系、科研评价体系、协同创新体系、开放创新体系。建立全市统一的科技管理和服务平台,统筹衔接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发展以及平台建设、人才引进培养、环境营造等,完善科技评价制度。组建行走机械、玉米全产业链、互联网经济及现代企业管理等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航天育种、玉米改良、生物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第二节 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支持创建膨润土精深加工、新能源汽车、轨道客车、汽车热成型等国家级或省级技术研发中心、设备研发中心、检测中心、中试中心。积极开展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试验室的推荐工作,组织具备条件的企业申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新技术示范企业。鼓励、支持建设企业院士工作站、中试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引导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和人才合作,共建大学科技园、产学研合作实验基地。发展智库经济,组建公主市专家顾问团队,建立大学生科技创业基地和科技企业孵化基地。

  第三节 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创新政府科技资金投入和引导方式,积极组织实施一批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加强科技信息流动和公共技术服务,支持企业、科研单位、行业协会等独建或联建科技服务平台,启动公主岭市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发展科技创新中介机构。鼓励企业和科研单位共同承担科技课题,促进科技项目和科技成果在我市落地。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扶持本地企业自主研发成果落地转化。实施企业技改滚动计划,每年推进50个以上亿元技改项目,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第四节 加快培育科技创新人才

  统筹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各类人才协调发展。建立引才引智专家平台,积极引进学科带头人、优秀中青年专家等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探索设立人才基金,对高层次专门人才实施特殊奖励政策。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入股和兼职聘用等方式吸引科技创新型人才参与企业研发活动。实施企业家培训计划,培育和引进科技管理人才和创新管理团队,打造现代化的企业家队伍。

  第九章 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新家园

  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从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并统筹协调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

  第一节 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优化生态空间布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正确处理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关系。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划定生态红线,实施生态建设行动计划,继续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工程。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推进封山禁牧、封山绿化,提高森林覆盖率,建设环城、环村、沿路、沿河以及广场、公园小区等重点区域绿色景观带,着力提升城区绿化水平。加强林业、湿地、沙化地生态修复与保护,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加强卡伦水库、平洋水库等水源地保护,推进工业点源、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点流域治理。积极推进黑土地保护、水环境综合治理、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病死畜禽处理等项目建设。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全面开展工业污染防治。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加快促进工业垃圾资源化利用,强化生活垃圾、医疗废弃物等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加大乡村环境治理力度,推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改观。

  第二节 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

  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建立农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模式。实现工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对建材、农产品加工、化工等行业进行技术改造或者产业转型替换,降低工业能源消耗和排放。推动能源及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积极推广减量化技术、再利用和再制造技术、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产业共生与衔接技术等。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推进服务业生态水平提升,加快培育节能环保服务业,打造绿色现代物流业。支持新能源发展,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推进绿色消费,鼓励购买使用节能节水产品,反对奢侈浪费。推进绿色建筑,加快利用建筑废弃物生产装备化预制管廊、利用建筑废弃物和秸杆生产寒地水冲厕所等项目建设。以环长经济带为重点,开展循环经济、低碳城镇、绿色旅游、生态廊道、城乡绿道等建设。

  第三节 加强绿色发展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土地集约利用制度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制度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加快建立污染物排放许可和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扩大“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范围。构建严格监管与有效激励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按照谁污染谁担责、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赏罚分明的责权利体制机制。严格落实环保工作机制,完善应急预警和响应机制,健全环境保护网络举报平台和制度。

  第十章 推进区域合作,开创协同发展新局面

  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合作协调并重,在全省开发开放的大格局中找准定位、主动分工,带动形成全方位开放合作的新格局。

  第一节 全力实施融入长春发展战略

  立足全面融入长春、同城发展的理念,编制与长春有序衔接的规划体系,实现与长春规划布局统筹、基础设施同建、通讯电力同网、公共服务同地、信息和资源同享、金融服务同区、生态环境同保。依托经济开发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大岭汽车物流经济开发区以及环长春的大岭、范家屯、响水等乡镇,积极承接长春的产业转移,瞄准长春的高端产业,主动作为,做好配套、搞好服务,形成不可分割的经济整体。积极与长春建立稳定、完善的沟通协作机制,形成信息互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工作互动关系。协调长春西新区、汽开区和朝阳区,规划建设项目共建、收益共享的经济合作区。

  第二节 构建全方位开放合作格局

  坚持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探索对外通道新模式,实现对外开放新突破。充分发挥哈长城市群、吉林省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重要节点城市,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桥头堡”作用,加快东融西联步伐,在东融长春的同时,积极向长吉图开放先导区和中蒙俄经济走廊拓展,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向西积极融入四平、辽源、铁岭、通辽经济协作区,承接沈阳、大连、鞍山、营口、铁岭等地区的产业转移,推进优势产业的合作。畅通“东融西联”通道建设,积极推动四平经公主岭、长春到吉林的城际铁路建设,开通长春到范家屯轻轨,将东风大街向西延伸经梨树至四平,为建设长春—公主岭—四平经济合作区奠定基础。向南积极融入通化内陆港区,进而对接辽宁沿海经济带和京津冀经济圈。

  第三节 强化开放平台载体建设

  鼓励支持公主岭经济开发区晋升国家级开发区、岭东工业集中区晋升省级开发区创建工作,加快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新区建设,进一步加大大岭汽车物流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提升怀德工业集中区项目承载功能和项目引进能力。加快推进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创新转型,实现由企业集中向产业集群转变、由粗放拓展向集约增长转变、由政策优惠向体制优化转变。加大力度吸引和承接南部沿海、环渤海等发达区域以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和扩散,特别是吸引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转移,带动公主岭自身整体的产业经济优化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

  第四节 持之以恒抓好招商引资

  坚持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聚焦扩大有效投资,不断创新新常态下招商引资工作的方式、方法,探索招商引资的新路径、新政策、新模式,加快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转变。坚持领导高位运作,以开发区工业集中区为主体,深度谋划一批立市立区的大项目,大规模地走出去,高水平地请进来。坚持招商引资项目事前评估制度,努力提高洽谈签约项目质量。注重对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投产、达效等成果的全程考核监督,继续推进不良项目清理工作。加大对战略投资者、立市重大项目、高科技含量项目的引进力度。进一步修订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调动全市上下招商积极性,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环境。

  第十一章 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和谐岭城

  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为目标,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千方百计增进人民福祉,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一节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扶贫开发是头号民生工程。要把扶贫开发作为民生工作的“指南针”。全面落实“四个切实”、“六个精准”、“四个一批”要求,推出一批新招实招,提升政策措施含金量,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 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缩小发展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到2019年,现有贫困人口彻底脱贫。

  1.落实整村推进项目。按照“村为单元、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分工实施”的原则,确保规划到村、项目到村、扶贫资金到村、行业扶贫到村、领导联系到村、社会帮扶到村。抓住发展特色产业、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人口素质等重点,加大投入,综合开发,努力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推动村级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针对建档立卡9个贫困村,立足区域特点以及现有资源和产业优势,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实行靶向定位,落实“一村一个特色产业、一户一个致富项目”。积极培育发展各类规模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大户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经纪人队伍,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形成自主发展能力。

  2.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切实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实施村屯道路畅通工程、农村电力保障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生态移民工程、农村信息化工程,统筹推进贫困村水、电、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大力发展绿色农业、苗木产业、生态旅游,努力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现实生产力。建设饮用水源保护、净水厂及供水管网建设、城区应急供水等项目。

  3.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注重增强“造血”功能,提升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通过技术推广、能人示范、企业引领,带动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扶持、引导贫困村、贫困户兴办农家乐,开发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多渠道增加收入。积极构建定户、定人的教育精准资助扶贫脱困体系,通过“雨露计划”“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资助行动”、农业实用技术免费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贫困户劳动力就业和脱贫致富能力。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大力开发公益就业岗位,普遍解决困难群体、零就业家庭再就业问题,重点帮扶困难家庭就业。

  4.转移减少贫困人口。加强中心城区、重点镇、工业园区建设,引导贫困人口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通过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稳步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标准,适当提高分类施保补助水平。完善低保和物价联动机制,加大城乡低保边缘人群、低收入人群、困难人群的临时救助、补贴力度。提高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孤儿、“五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以及城镇“三无”人员补贴标准。到2020年,城乡孤儿救助率达到100%,农村“五保”对象供养率达到100%,“三无”人员救助率达到100%,实现有一助一、无一遗漏。

  5.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整合各方资源,巩固和发展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工作。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加快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积极推进“民办公助”制度,重点建设各级各类福利机构,鼓励支持民办养老、托养机构发展,大力发展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实现社会福利机构基础设施全面改造、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全覆盖、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全覆盖。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企业等,要主动承担定点扶贫任务,机关和参公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要主动承担起结对帮扶贫困户的任务,倡导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积极参与定点扶贫工作,鼓励企业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同时,创新地方金融服务,扩大土地收益保证贷款和直补资金担保贷款,探索开发农村“四权”抵押贷款新产品,从更多渠道破解扶贫对象缺少发展资金的问题。建立健全扶贫开发投入和资金监管、扶贫考评和奖惩、精准扶贫、金融支持扶贫等工作机制,用创新的思路和举措,解决扶贫开发中的突出问题。

  6.强化组织保障。以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为重点,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抓班子、带队伍,选好配强贫困村领导班子,把基层党组织建成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充分发挥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的作用,通过他们的传、帮、带,大力培养能够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型”干部,培养政治素质强和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让优秀党员在支部中“唱主角”,让致富能手在班子里“挑大梁”。

  第二节 千方百计扩大社会就业

  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培育就业增长点。加大政府组织和服务力度,增加公益岗位规模,开发新增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结构,促进充分就业。积极发展非全日制、非固定单位就业等灵活就业形式。支持大中专毕业生到中小企业、非公企业、乡镇公共服务机构就业。以创业带就业,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就业,扩大自由职业者群体。搭建灵活就业服务平台,及时对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技术等级评定、供求信息和中介服务。大力支持开展对外劳务合作。加强创业就业培训。加大创业就业实训基地建设投入,改善创业就业培训条件,提高培训水平。全市免费培训、补贴培训、在职培训累计达到20万人,对初高中毕业生不能进入上级学校的,政府采取资助或补贴方式提供职前教育。新增就业10万人以上。

  全面加强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发挥平台功能,提供多层次就业信息,开展多形式培训,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拓宽劳务输出渠道,促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鼓励和引导扶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提供切实有效的基础保障服务。扶持产业推动就业创业、全力推进小微企业吸纳就业、鼓励失业人员创业就业,以“蓝领培训工程”为主要抓手,促进高质量就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每年净增四上企业30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户以上。建设企业家队伍,开展企业家培训工程,鼓励企业聘用优秀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教育引导企业家在培养社会良知、履行社会责任、生成企业软实力等方面做好文章。

  第三节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城镇居民基本养老、医疗、生育、失业、工伤和新农合参保全覆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实现全覆盖。探索更加灵活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建立和形成社会保险待遇调整机制,完善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实现医疗、工伤保险市级统筹,扩大医疗保险门诊大病范围,逐步提高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

  第四节 拓宽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1.着力提高工资性收入。把提高工资水平作为调节分配关系的着力点,合理调整劳动者、企业、政府的分配关系,确保社会工资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逐步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收入水平。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合理制定职工工资增长计划,逐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加大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力度,坚持与职工平均工资挂钩,到2020年达到职工平均工资40%以上。积极推动农村企业快速发展,引导农民从事非农产业。大力发展农村劳务经济,鼓励农民劳务输出。

  2.着力提高经营性收入。鼓励全民自主创业。创造条件鼓励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提高创造财富人群比重。实行初创企业2年筹备期制度,建设创业型城市。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夯实粮食增产能力,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全力推进蔬菜、特色园艺等作物种植,提高经济作物收入。积极发展养殖业,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强化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到2020年,加入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带动的农户达到总户数的60%以上,农民转移就业达到100万人次以上。通过发展民营经济、努力扩大就业、促进全民创业等一系列举措,努力提高城镇家庭生产经营收入。

  3.着力提高财产性收入。鼓励城乡居民利用动产和不动产增加收入,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搞好农民承包土地、宅基地、林地、荒山荒地等使用权的确权,探索农民各类财产权抵押贷款办法。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安排好失地农民住房和就业保障。发展住宅、汽车等二级市场和城镇房屋租赁市场,活化居民资产。

  4.着力提高转移性收入。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发挥财政杠杆调节作用,努力增强社会保障能力,确保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平稳增长。全面落实国家惠农政策,稳步提高财政补贴,努力保持城乡居民收入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相协调;保持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相协调,逐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努力缩小收入分配上的区域和个体差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落实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十三五”期间,引导用人单位实现年均工资增长达到12%以上,建立健全工资支付保障机制,维护劳动者的工资权益。

  第五节 全面加强各项社会事业

  1.发展教育事业。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强化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分布,加强公办校管理,规范民办校行为,完善“大学区”制度,实现行政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保证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高中教育优质化工程。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普及学前教育,加快标准化建设,鼓励多元化投入,实现每个乡(镇)至少要有1所标准中心园。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打造面向全国的蓝领培训基地,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广泛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培养模式,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开发建设岭西新城教育园区。建设大学城、岭西新城综合馆、金业职业培训学校续建等项目。到2020年,年培训技术技能人才1000人,涉农培训1000人,职业教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贡献力大幅提升。优质发展民办普通教育,重点建设5所具有现代化功能的骨干示范校。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和老年教育。构建市民终身学习体系。完善残疾人教育体系,强化政府在特殊教育发展方面的公共服务职能。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加快推进民族学校教学改革试点项目。2018年全面消除薄弱学校。到2020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5%;高中毛入学率达到97%;城区学前三年受教育率达到99%以上;农村学前一年教育达到99%;全市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及农村留守儿童入学率达100%;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全市三类(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

  2.发展卫生事业。制定出台健康城市发展规划,把健康政策纳入到市政建设、社会保障等各项公共政策当中,进一步完善公共健康环境,提升健康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坚持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坚持建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计划生育政策,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依靠科技与人才,提高医疗卫生和计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卫生计生事业同步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和计生服务需求,达到中等城市卫生和计生事业建设标准,促进卫生和计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障全市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积极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管,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保证基本药物足量供应和合理使用,保障群众基本用药权益。加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医脑科医院、卫校扩建、市三院建设、血站实验室建设、市疾控中心理化和微生物检验室等项目。推进中医中药事业发展,完善卫生应急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巩固我市国家卫生应急示范市成果。

  3.做好人口工作。全面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4‰左右,合法生育率达到95%以上。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探索建立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的长效机制。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进一步完善出生缺陷干预机制,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5‰左右。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建立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促进妇女就业创业,提高妇女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加强婴儿早期启蒙教育和独生子女社会行为教育。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为残疾人生活和发展提供稳定的制度性保障。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推动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疗服务,推动健康大数据的应用,逐步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到2020年,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基本覆盖全市人口并信息动态更新。全面建成与国家、省、市互联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六大业务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实现各级医疗服务、医疗保障与公共卫生服务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

  4.发展文化事业。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阵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用先进的思想、高尚的道德、文明的风尚和聪明的智慧去播撒精神火种、筑牢精神防线,占领好、建设好、巩固好、管理好社会主义文化阵地。着力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立足长远发展、立足公主岭实际,潜心挖掘公主岭文化特色,努力传承公主岭文化精髓,积极探寻“响铃公主文化”、“玉米文化”、“黑土地文化”等具有公主岭特色的文化符号,精心打磨一批既凸显优势、彰显特色,又符合时代精神、时代特色的文化品牌。努力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会展、演艺娱乐等重点产业,积极引进培育文化骨干企业,着力扶持响铃文化艺术传媒公司等现有文化企业发展壮大,重点打造高铁广场文化休闲中心、响铃满蒙文化主题公园、龙山绿色生态旅游度假区3个文化产业园区。通过建设文化强市,推动文化与经济和谐共生,带富一方百姓、拉动一方经济,为建设中等城市提供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手抓,全面提高文化“软实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重点发展面向基层和农村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拓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抓好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动文物保护系统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和传统新闻出版市场管理,提高广播电视传播能力。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公主岭市规划展览馆,推进以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为重点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每个乡镇、街道都有1所图书馆、文化馆、数字影院,每个乡镇都设有综合文化站,实现广播电视全覆盖,农家书屋覆盖率达100%,形成1公里文化圈,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农村文体服务功能,每年为20个乡镇文化站、10个街道文化中心分别给予一定的文体活动经费支持,鼓励开展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加强农村文化广场建设,向省里争取建设指标,力争在2019年前实现全市文化广场全覆盖,最大限度的满足广大群众的文体需求,繁荣活跃农村群众文体生活。抓好大型吉剧《响铃公主》的排演和对外交流演出活动,把《响铃公主》打造成公主岭市的一张名片和全省精品剧目。坚持开展送戏下乡,年均演出不低于120场。

  5.发展体育事业。办好以“全民健身日”为载体的全民健身展示品牌活动,大力普及城乡全民健身活动,使体育健身成为市民一种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全市总人口的32%以上。形成覆盖全市、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网络体系,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平方米以上。举办市民文化节、农民文化节、社区文艺汇演、全民健身展示、机关职工运动会等活动。坚持继承与创新并举,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着力打造和提升以老年人健身秧歌、业余足球、乒乓球、武术、广场舞、机关职工运动会等特色品牌活动;积极发展“一街一品”、“一乡一品”的群众特色文体活动新品牌。构筑体育生活化社区,搭建体育社交平台,使全民健身活动遍及城乡,走进家庭,形成时尚。

  第十二章 推进依法治市,建设法治岭城

  充分发挥法治在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等方面的作用,全面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加大司法救助力度,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利益,全面提高司法公信力。

  第一节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创新行政执法体制,强化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消除权力寻租空间,激发市场活力,打造最优发展环境;深入开展“依法行政乡镇行”活动。坚持司法公正,进一步提高执法司法公信力,努力创造公正高效权威的法治环境。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独立行使裁判权,严格落实错案责任终身追究,确保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共同实现。加大司法救助力度,落实诉讼费缓、减、免制度。充分利用政务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保障人民群众司法参与权和监督权,推进司法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使尊崇宪法、遵守法律、信仰法治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第二节 完善社会管理体系

  以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导向,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加强城乡自治组织和社区建设,健全基层社会管理服务网络,支持居民协助政府做好社会管理工作,促进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我管理的有效对接。积极构建社区综合服务平台、社会信息服务网络和社会服务人才队伍。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民间团体的作用,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建立方式多样、畅通高效的诉求表达机制,注重民意收集与信息反馈,主动回应社会关切。不断完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加快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社情民意调查机制和社会矛盾多元解决机制,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体系,从源头上、基础上、根本上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积极防范和有效化解劳资纠纷、征地拆迁、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企业重组和破产等引发的社会矛盾。

  第三节 提高社会治安水平

  树立大安全的理念,构建有利于安全发展的长效机制。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要求,健全社会治安监管体系和责任体系,有效防控生产、生活、消防、交通和特殊场所等各类安全风险。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密防范、依法惩治违法犯罪活动,强化反恐防暴和反邪教工作。建设生产标准化、流通诚信化、使用规范化的食品药品安全体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药品、医疗器械行为。建立健全维护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超前防范和化解社会稳定风险。加强互联网建设和管理,确保网络和信息安全。全面加强社会治安“打防控”一体化体系建设,重点打击黑恶势力犯罪、毒品犯罪以及各类严重暴力犯罪。加强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队伍建设,加大重点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降低发案率,提高破案率和结案率。强化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推进安全生产,实现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数、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控制指标零增长。

  第四节 加强应急预警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加强城乡应急设施建设,完善应急预警机制,健全应急协调系统,提高预防和处理消防、地震、干旱、防洪、交通、网络、供电、卫生、突发气象灾害等各方面应急事件处理的能力,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做好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和处理。建立粮食储备制度,保证粮食供应安全。

  第十三章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保证规划落实

  本纲要经公主岭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具有法律效力,要建立健全规划有效实施的保障机制,确保规划发展目标和各项重点任务顺利完成。

  第一节 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顺利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党的领导是根本政治保证。全市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切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建设。要全面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改进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方法,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形势、适应趋势、发挥优势,管全局、管方向、管政策,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进路径创新、政策创新、措施创新、服务创新,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转化为自身的发展思路和工作举措。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各级干部真正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实干。

  第二节 形成统筹落实整体合力

  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十三五”规划的战略意义,切实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调动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共建小康的热情。要充分发扬民主,依法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主人翁意识。要坚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提高组织能力。特别是要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充分调动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积极性,团结一切社会力量,形成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三节 切实加大执行力度

  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市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适时组织、研究和协调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加强规划的组织实施。同时,为强化责任、明确任务,确保规划各项内容的及时实施,各部门和各乡镇要据此制定或修改各自的“十三五”发展专项规划,将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年度计划中,使之具体化,确保规划有序实施。

  2.强化动态管理。强化规划的跟踪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规划的具体任务部署。完善建立全市经济运行监测预警调度指挥系统,及时调度分析经济运行情况,把握好国家和省政策调整变化,及时做好调整、对接。建立综合评价和第三方评价制度,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和监督机制,加快制定并完善有利于推进规划实施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和具体考核办法。前两年夯实基础,三、四年巩固提升,第五年冲刺决胜,确保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如期完成。

  3.强化监督评估。建立规划实施监督制度,政府要加强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接受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在本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要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中期评估报告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经中期评估需要修订本规划时,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4.强化舆论引导。牢牢把握舆论宣传的主动权,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采取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视角、高密度地加强宣传报道,加强对重大方针政策和经济社会形势的宣传引导,为规划实施提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定期向社会公布规划执行情况,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规划实施,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关注参与规划实施的浓厚氛围。

  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在市委的领导下,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万众一心,真抓实干,为全面建设中等城市、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 ( 责任编辑: )

    最佳分辨率 : 1920*1080 1440*900 1366*768

    主办单位:公主岭市人民政府  办公地址:吉林省公主岭市西公主大街2199号

    邮编:136100  联系电话:0434-6561660  传真:0434-6223110  标识码:2203810013

    电子邮箱:gongzhulingshi@126.com  吉ICP备2021004311号  吉公网安备 220381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