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记:接到试点任务以后,市委、市政府和市纪委主要领导先后做出重要指示,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罗日辉同志亲自召开动员会议,就各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各单位、各部门迅速行动,抓好落实。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每一位具体工作人员都付出了很多艰辛的努力,很多同志都主动放弃了节假日,让人感到特别欣慰的是,部分热心市民也通过各种渠道表达了对试点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可以说,试点工作之所以取得成功,离不开领导的正确决策和科学部署,离不开具体工作人员的团结协作和废寝忘食,离不开广大群众的正确认知和积极参与。概括起来,主要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组织,强势推进,确保试点工作开好头、起好步 为抓好试点工作,市委、市政府、市纪委先后召开常委会、办公会进行任务分解、层层落实责任,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罗日辉同志为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从市政务公开办、编办、法制办、经济局、纪委软环境办、党风室抽调业务精干人员,组建试点工作推进办公室,按照业务职责范围,分别成立了行政权力项目审核组、行政职能职权审核组、综合推进组、技术集成保障组和督查组等五个工作小组,各负其责,各履其职,建立起责任清、分工明、协调好的组织机构。全市各行政审批部门、乡镇街道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倒排时间表,细化路线图,确保试点工作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另外,市监察局还按照试点工作要求和时间节点,对各单位、各工作环节进行了行之有效的监督督查,保证了试点工作的有序开展、快速推进、全面完成。 二、夯实基础、细节用心,确保试点工作基数清、底数明 在项目梳理和录入过程中,试点推进办公室对照国家基本项目中320项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事项,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事项进行逐项梳理审核。将 44 个部门上报材料的初审落实到推进办每一名具体工作人员,详细制定了审核流程,对上报材料逐一再确认、逐一再审核,最后终审,保证了项目梳理的准确性。先后梳理录入行政职权事项大项1088项,小项2030项,其中行政处罚大项400项,小项436项;便民服务事项大项43项,小项206项;廉政风险点3200个;1129个行政职权全部绘制了标有审批人员姓名和节点办结时限的“权力运行流程”。另外,对照国家基本目录中的65项行政信息公开事项,最终确定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单位信息公开事项63项。截止目前,共公开各类信息7000余条,已梳理的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事项全部向社会公开,并在我市政务服务平台上运行。 三、设计合理,监管有力,确保试点工作运行顺、效果好 我市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系统的设计理念,就是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一套功能完备的电子政务系统,真正实现实时为群众提供政府信息、业务办理、状态查询、咨询投诉、结果反馈为一体的综合电子政务平台。按照这一思路,我们对原有的电子监察系统进行了整合、升级、改造。通过严格考察和筛选,我们选定了实力雄厚、电子政务技术全省领先的长春吉大正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具体负责电子政务平台的技术支持。通过半年的建设,实现了电子监察系统对所有部门、所有权力及所有权力运行过程网上行政监察全覆盖。在抓好电子政务系统的同时,我们还从制度建设入手,制定出台了《公主岭市电子政务平台监察办法》,监察部门通过该系统监管各有关部门对群众咨询投诉的处理情况、回复情况、回复时效性、回复内容、回复态度以及群众对回复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监控和统计,综合反映各单位、各部门政务服务的运行情况。同时,还建立了监察人员逐窗口核对制度,及时发现不录入或不及时录入的问题,真正实现了事前公开、事中预警监控、事后纠错追究、全过程绩效评估的环环相扣的监察手段,从而使行政审批办理过程“看得见,说得清,管得住”。 四、广泛宣传,大力推广,确保试点工作人人用、大家管 电子政务平台是服务全社会的,只有让百姓发现和了解这个平台,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在通过电视台、广播电台、《今日公主岭》等媒体进行同步宣传的基础上,我们还在深入千家万户的“供求新信息”和“供求世界”等小报上公布了政务服务专栏和信息公开专栏的网址,另外还通过“公主岭贴吧”进行了置顶宣传。经过精心筹划和设计,市政府网站、政务服务专栏的网上咨询、网上申请等栏目的互动功能都得到进一步强化,百姓足不出户在网上就能实时咨询如何办理业务、查询办件进展状况、反映办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政府第一时间就能掌握社情民意,审批部门第一时间就能实现联动审批,监察部门第一时间就能进行监督、纠错和管理。电子政务平台在百姓中的认知度和认可度越来越高,电子审批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普及和发展,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连接政府和市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