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心碑上镌刻的故事

  提起老怀德《问心碑》正面的碑文,人们大多耳熟能详。但对于此碑背面记载捐款的碑文,却很少有人关注,尤其那条“本街公议会 捐中钱叁仟叁百柒拾贰吊陆百捌拾贰文”铭文中所蕴含的故事,知道的人就更少了。 

  

  怀德街立县前称八家子,当时街里只有不到10户商家,两座道光年间所建香火旺盛的寺庙。一为街东的普济寺(俗称关帝庙),一为街西的兴隆寺(俗称财神庙)。为这两座寺庙拉水的人,是一个闯关东过来的残疾人(哑巴)。他没有儿女亲人,人们不知道他姓甚名谁,也不知老家在何处,因其以为庙上拉车送水为生,故称其为“水哑巴”或“哑巴水头”。

  说起老怀德街的水,也有故事。这老八家子街内打了几口井,水是挺旺,但却是硬水涩口不好喝,只有街西门外纸坊那里有一口甜水井,街里的商家住户,寺庙僧人的饮用水,皆取自那里。因路途较远,取水需用水车运输(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直到铺设了自来水管道后才结束)。那时商户家一般都有自己的专用水车,庙上用水就由哑巴水头负责,需用专供,但不给钱,交换条件是允许他吃住在庙里。因甜水井是个人出钱打的,还需要经常修护,所以除庙上外,其他人到那里取水要交钱。交多少?一车五挑十桶,一个大钱。

  从井沿把水拉到街里,有3里多的土路,还要过一道挺陡的沟子,所以还要加上一个大钱的运费。这样一来,普通人家要用甜水,一车两个大钱。

  两个大钱是啥概念?当时的三班衙役中最少的月薪只有30文。所以说一般家里没有劳动力的穷老百姓,还真就喝不起那甜水。

  张云祥上任后,将甜水井作价收归公用,维修管理统由本街公议会负责,还修了路建了桥。这样一来,打水不收费了,路也好走了,五挑十桶一车的甜水送到住户家里,费用降到一文钱了。普通人家一天用一两桶,一个月用五六车,五六个大钱的开销还承担得起。但用水并不当天结账,送水的发水牌子,一桶一个牌儿,月底算总账。

  修县衙时,因经费不足,张云祥率先捐出廉银1000两,在其感召下,衙内下属、本街商户及黑林子、朝阳坡、杨家大城子三镇亦纷纷捐资(问心碑背面有详细记载)。县衙施工时,庙上的哑巴水头找到监工钱粮师爷,要求承包挑运夫工杂役的饮用甜水,师爷看他可怜就答应了。也就从那天起,工地厨房里的两口大号水缸,天天溜满,从没见过底儿。工程结束算总账,用甜水82车,运费82文。可付钱时哑巴水头不接受,几次三番让其来取工钱,就是不来。

  张云祥知道此事后,亲自登门去庙上送钱,哑巴水头还是摆手不收。询问原委,哑巴水头让管事僧人拿出了他求写的答帖,上面写着14个大字:设县为民民感恩,草民出力表寸心。张云祥看罢大受感动,对着哑巴水头一躬到底,长揖致谢。感动之余他做出一个决定,将这82文水费加入本街公议会的捐款数额中。刻碑时,师爷提醒:贰文钱零头太小,这么上碑好像不太好,能否记个整数?张云祥不许。他认为:捌拾贰文是百姓的一种情怀,如实记录的道理,就是要让世人明白,贰文零头虽小,体现的却是民情大义!只有真正悟到这种心境,才能真正做到“返心自问”为官为民。张云祥嘱令下属:贰文钱不减,据实镌刻上碑。

  就这样,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问心碑文中“本街公议会 捐中钱叁仟叁百柒拾贰吊陆百捌拾贰文”的记载。从此,老怀德问心碑的记述中,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世情冷暖的小故事,也让后人在面对问心碑默默诵读时,从心底发出一种深深的感动与景仰。

 

  • ( 责任编辑: )

    最佳分辨率 : 1920*1080 1440*900 1366*768

    主办单位:公主岭市人民政府  办公地址:吉林省公主岭市西公主大街2199号

    邮编:136100  联系电话:0434-6561660  传真:0434-6223110  标识码:2203810013

    电子邮箱:gongzhulingshi@126.com  吉ICP备2021004311号  吉公网安备 220381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