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过后,我市的春耕备耕工作全面展开。为保障农业生产顺利开展,市气象局主动作为,以全方位、精细化的气象服务,全力为新一年的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精准“把脉” ,为春耕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做好气象数据和天气形势分析。结合不同区域的气候特点和未来天气情况,提供土壤墒情及适宜播种期预测,并提出相应的农事措施和建议,提升气象服务精准度。
“这段时间,我们每天都密切关注气温、降水、风速等气象要素的变化,结合我市农业生产特点,对玉米、水稻的特性及种植环境要求进行针对性的气象分析。对于即将到来的春耕生产,根据近期气温和土壤湿度情况,给出最佳的播种时间和建议。”市气象局局长盛桂彪说。
全面“体检”,夯实气象服务基础。提前启动巡检巡查,对各类观测仪器进行了全面检查维护。运用专业的检测工具和技术手段,对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传输等进行逐一排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数据传输精准。
“我们组织了专业人员对全市49个区域自动气象站进行巡检维护,确保监测设备运行安全稳定、数据传输快速畅通。”副局长李佳表示。
精心守护,防范灾害性天气。结合我市农业生产实际情况,重点防范干旱、阶段性低温阴雨等灾害性天气对春耕春播的影响。通过持续做好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加强与应急管理、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的联动,及时开展农情调查等工作,为气象灾害防御、保障作物生长做好气象为农服务。提前部署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制作专题气象服务专报,进一步提升春播气象服务的科技支撑能力。
拓展渠道,及时推送气象信息。除通过传统的短信、广播、电视等渠道发布气象信息外,还积极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手段,及时推送春耕春播气象专报、农用天气预报等。这些信息不仅为农户提供了科学的气象依据,也提升了气象服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为全市农业生产贡献了气象力量。
从一粒种子到一捧粮食,气象服务全程在线。“我们聚焦重大灾害性天气和农业高敏感天气,围绕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和防治,全力以赴为粮食丰收保驾护航。”盛桂彪说。
初审:邹梦楠
复审:迟英梅 张仁侠
终审: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