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我市以“起步即冲刺”的姿态,锚定“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目标,笃定实施先进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推动工业经济提速增效。一季度,规上工业实现产值66亿元,同比增长18.3%,位列长春县域首位,实现“开局稳、首季红”,为工业经济“量质齐升”奠定坚实基础,生动展现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劲韧性与蓬勃活力。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汽车零部件企业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成为产业发展的“动力心脏”。
在来金(长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呈现出忙碌有序的生产景象。走进生产车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高度的自动化。忙碌的机器人有条不紊地将物料运送到生产线的各个点位,从原料的上料、流转,到成品的加工、入库,整个流程自动化率高达90%以上。
目前,公司拥有两个厂区,一厂区占地约6.1万平方米,二厂区占地2.3万平方米,主要为一汽红旗配套侧围、地板、轮罩、尾灯及流水槽等产品,在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2025年,来金公司两个厂区已全部建成投产,为当地提供了300余个就业岗位,拥有焊接机器人、涂胶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等自动化焊接设备180余台,预计年产值2亿余元。一季度已实现工业生产总值5400余万元。”副总经理黄建军介绍。
我市坚定不移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激励和引导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以“技术引进、科研攻关、技术改造”为主线,立足资源优势,稳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积极提升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使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加工领域不断拓宽,加工水平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走进认养一头牛屠宰车间,现代化的设备和严格的流程让人印象深刻。这座占地1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工厂,是认养一头牛集团首座集肉牛屠宰、分割、加工于一体的数智化工厂,达产后年产值可达4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人。工厂引进由多国专家联合设计的先进生产线,从活牛进入待宰通道,到最终完成屠宰,每个环节都高效且规范。屠宰过程采用先进技术,最大程度减少牛的应激反应,保障肉质。同时,在流水线各环节最大程度提高屠宰效率,降低污染。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和公司规模的扩大,该公司将进一步提升国产牛肉的品质和竞争力,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我市坚持把新能源产业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能源赛道上,年产5GWh钛锂高能动力电池项目紧锣密鼓布局,剑指未来。
4月15日,湖南中嶒能源有限公司在吉林公主岭轻量化产业园内举行吉林省公主岭市年产5GWh钛锂高能动力电池项目开工暨签约仪式。在原投资25.2 亿元基础上增加投资15亿元,总投资达40.2亿元。钛锂高能动力电池是一款新型三元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较高,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优异的低温性能和强大的安全性,应用于纯电动乘用车,优势明显。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电池产品还在重型卡车、无人机、工程车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项目建成满产后,年产值预计73.44亿元,实现年税收6.7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800个。
如果说工业发展是经济建设的“硬基础”,那么营商环境就是工业发展的“软实力”。
我市持续深化驻(助)企服务工作,制定《公主岭市深入开展“万人驻(助)万企”行动实施方案》,开展惠企暖心行动,135名驻(助)企干部集中深入走访企业241户,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等情况,询问助企纾困政策落实情况和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召开2025企业协同发展对接会,积极搭建政企交流合作平台,积极培育工业企业领域领军人才,引领民营企业家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和产业领域最前沿,助推企业发展与人才创新同频共振,为推动公主岭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身处发展热潮中的公主岭,正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在创新中突破,在蝶变中成长,以更优路径、更实举措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挺起工业发展“硬脊梁”,奏响公主岭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初审:邹梦楠
复审:迟英梅 张仁侠
终审: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