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中,河北街道京华社区持续深化“1234工作法”,通过系统化布局、精细化服务,让幸福在街头巷尾悄然绽放。
“1”为一心引领,激活红色动能。以党群服务为基点,构建起党建联建多元治理共同体。通过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将群众诉求清单转化为服务清单。在联建单位的协同发力下,成功解决老旧小区建筑垃圾清理、便民座椅安装等难题,架起党与群众的“连心桥”。
“2”为资源整合与志愿服务机制,精准对接需求。搭建线上+线下两个问题意见收集平台,线上建微信联络群,线下设联络点并依靠网格员入户。需求收集后,由专业队伍、包保人员、志愿者三级接单办理。线上便捷响应年轻群体,线下覆盖老年群体,专业队伍解决技术问题,包保人员压实责任,志愿者补充常态服务。这一机制既实现了需求精准对接,又提升了服务效率,同时盘活了多方资源,让志愿服务成为社区治理常态化动力。
“3”为“三化”融合。积极拥抱数字化,利用社区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及时发布政策信息、服务指南、活动预告,开通线上预约、咨询、反馈渠道,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优化线下服务流程,推行“一站式”受理、错时延时服务、上门代办帮办等举措,尤其关注老年群体需求,保留并优化传统服务方式,实现线上便捷与线下温度双提升,有效提升了社区服务的专业化、精细化、便捷化水平,跑出了为民服务的“加速度”。
“4”为创新“四小”服务,守护居民美好生活。在快速响应居民“小”诉求上,搭建线上+线下双通道,居民可通过微信群、意见箱或网格员上门走访反馈问题,形成发现——上报——处理——反馈闭环。网格员在走访中发现公路工程段七单元楼道地面塌陷,经多方协调,最终由住建局施工队志愿修复,解决居民出行难题。面对邻里间的“小”纠纷,组建“五老”调解队,邀请政治素质高、经验丰富的老党员、老干部等,以拉家常的方式深入了解矛盾根源,运用情、理、法化解纠纷,将矛盾化解在楼栋里、萌芽中。为全面排查辖区“小”隐患,整合派出所等力量,成立专业治理队,定期开展消防设施、用电安全、食品安全等检查,同时发动“三长”和志愿者进行日常巡查,发现隐患及时上报整改,为居民安全保驾护航。针对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精准送达“小”关爱。依托贴心关爱项目,组织志愿者定期上门为独居老人打扫卫生、代购生活用品,并联合医护人员开展免费体检等,切实提升居民的幸福感与归属感。
“‘五老’调解队成功化解多起邻里纠纷,这些老同志说话在理,我们都服气!”“以前反映问题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开个党建联席会就能解决。”“我在微信群里反映水管漏水,不到两小时就修好了!”……群众的一句句赞誉是对社区工作最大的认同和鼓励。
该社区将持续优化党建联建机制,挖掘培育更多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加大人才培育力度,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社区治理队伍,将“1234工作法”打造为基层治理的闪亮品牌,持续擦亮居民幸福底色,让社区成为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化美好家园。
初审:邹梦楠
复审:迟英梅 张仁侠
终审: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