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人社局紧扣省、市就业工作部署,以“技能照亮前程”专项行动为抓手,聚焦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掀起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热潮。通过“精准培训+就业帮扶”机制,让技能课堂扎根乡镇村落,截至目前已开设10余个班次,助力578人掌握新技能、拓宽就业路。
在黑林子镇中式面点师培训班,60余名学员围站在操作台前,目光紧紧追随老师的每个动作。“揉面要顺时针发力,醒面时间得看室温调整,这样做出来的面包才够松软。”面点老师一边讲解,一边将已揉搓得光滑的面团捏成精巧的花型。有人低头在笔记本上记录着配方比例,有人举着手机录制演示视频,还有人忍不住举手提问:“老师,奶油打发到什么程度最合适?”实操环节更是热闹,李大姐的蛋糕胚刚出炉就引来邻座学员围观,“你这气孔分布真均匀,快教教我!”老师则穿梭在人群中,时不时拿起学员的作品指点:“这个酥饼层次少了些,下次折叠时多转半圈试试。”当一个个带着奶香味的面包、造型别致的饼干从烤箱中取出,学员们捧着自己的成果互相展示,脸上的笑容比糕点更甜。
“我和丈夫一起报名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在这里学会了做各种各样的面包、馒头、酥饼等特色面食,还学会了制作地方特色小吃。以前总觉得没手艺难找活,现在学会了这门技术,我们俩打算开一家早餐店,把学到的知识充分利用起来。”村民马香芹说。
这样的场景在响水镇、大岭镇等地同样上演。家政服务班里,学员们跟着老师练习婴儿抚触的标准手法,连抱握力度都反复揣摩;电工、焊工课堂上,火花在防护面罩下溅起,学员们专注地调整焊枪角度;农机、农艺培训中,大家围着新型播种机讨论操作技巧,笔记本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要点。这些开在“家门口”的课堂,把技能送到群众手边,更把就业信心种进群众心里。
“我们将持续深化‘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模式,利用培训阵地,打造家门口的就业课堂,根据参训者需求开设家政服务、电工、焊工、农机、农艺等多元化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为全市未就业群体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和发展机会。”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初审:邹梦楠
复审:迟英梅 张仁侠
终审: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