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粮食安全】龙山满族乡:“合作田”打头阵 拉开秋收大幕

  刚进10月,龙山满族乡的田埂上就热闹得像开了集市:连成片的金黄玉米地里,收割机的“突突”声老远就能听见,全乡5656公顷庄稼的秋收大幕,就这么热热闹闹拉开。目前,全乡已收割30%。
  顺着声音往田里瞅,兴源种植合作社的玉米收割机正“大显身手”,收割、摘棒、剥皮,转眼间,成排的玉米植株连秆带穗同时卷入“腹”中。不一会儿,金灿灿的玉米棒就“哗啦啦”掉进了紧跟其后的拉粮车里,剩下的玉米秸秆经粉碎后也乖乖进了草仓。
  合作社负责人郭迅超站在地头,看着眼前的场景笑得合不拢嘴:“搁以前,收玉米全靠手掰,得喊上亲戚邻居一起帮忙,累得腰都直不起来,还得忙好几天。现在多好,机械一上,啥活儿都不用咱动手!更划算的是,收完的秸秆不用愁,直接卖给养殖场当饲料,后期不用再折腾,扬尘少了,秸秆禁烧的压力也小了,地里干净,空气也舒服。还有一笔额外收入!”
  郭迅超算了笔账:“今年又是丰收年!每公顷地的产量能比去年多5%,稳了!合作社今年种了125.2公顷玉米,照这速度,10月底就能把所有地收完。”
  能有这么好的收成,可不是光靠天帮忙。郭迅超说,他们在地里下了不少“科技功夫”:施肥、播种都是精挑细选;还搞了绿色防控,种的优迪871、铁391k这些优质玉米品种,配上标准化种植,庄稼长得又壮又好,品质没话说;收地也有讲究,成熟一块就收一块,收完一块就整好一块;4月的时候搞了免耕一体化,7月还用上了无人机打药,从头到尾都按规矩来,地里的活儿没出过岔子。
  从2012年合作社成立起,就一直帮社员“省成本、多赚钱”。社员们买农资,合作社统一采购,每公顷地能省1000块钱;收完的粮食,合作社统一卖,每公顷地又能多赚2000块钱。社员们的日子过得一年比一年红火,兜里的钱越来越多。
  眼下全乡都忙着秋收,乡里的工作重心也转成了“后勤保障”专门盯着粮食运输的路,保证收下来的粮食能顺顺利利运出去,不耽误卖;还盯着粮食市场,不让老乡们卖粮时吃亏,实实在在护着大家的利益。
  从合作社的“小丰收”,到全乡的“大保障”,龙山满族乡的乡亲们正一步步把秋收的“进度条”往前赶。老乡们就一个盼头:10月底11月初,顺顺利利把地里的粮食全收回家,让自家的“粮袋子”塞得满满当当、“钱袋子”也装得鼓鼓囊囊!
  

 

  初审:邹梦楠
  复审:迟英梅  张仁侠
  终审:高智慧 

  • ( 责任编辑: )

    最佳分辨率 : 1920*1080 1440*900 1366*768

    主办单位:公主岭市人民政府  办公地址:吉林省公主岭市西公主大街2199号

    邮编:136100  联系电话:0431-76561660  传真:0431-76223110  标识码:2203810013

    电子邮箱:gongzhulingshi@126.com  吉ICP备2021004311号  吉公网安备 220381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