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公主岭市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的通知

  公主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政办发〔2016〕31号

  公主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印发公主岭市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的通知

 

  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各相关街道办事处:

  重新修订的《公主岭市城市防洪应急预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公主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5月30日

 

  公主岭市城市防洪应急预案

  (2016年修订)

  目  录

  1 总 则

  1.1 编制目的

  1.2 编制依据

  1.3 适用范围

  1.4 工作原则

  2 城区防洪工程概况

  2.1 自然地理

  2.2 社会经济

  2.3 洪涝风险分析

  3 指挥体系与职责

  4 总体要求

  4.1 落实责任制

  4.2 落实防汛预案

  4.3 落实抢险队伍

  4.4 落实物资储备

  4.5 落实避险措施

  4.6 开展隐患排查

  4.7 开展宣传教育

  4.8 加强培训演练

  4.9 加强应急值守

  5 预警及应急响应

  5.1 预防预警信息

  5.2 预警级别划分

  5.3 预防预警行动

  5.4 主要防御方案

  6 应急响应

  6.1 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

  6.2 应急响应分级与行动

  6.3 主要应急响应措施

  6.4 应急响应的组织工作

  6.5 应急响应结束

  7 应急保障

  7.1 通信与信息保障

  7.2 抢险与救援保障

  7.3 预防预警行动

  7.4 主要防御方案

  8 后期处理

  8.1 灾后救助

  8.2 抢险物资补充

  8.3 水毁工程修复

  8.4 灾后重建

  8.5 保险与补偿

  8.6 调查与总结

  9 附 则

  9.1 名词术语定义

  9.2 预案管理与更新

  9.3 奖励与责任追究

  9.4 预案实施时间

 

  1 总 则

  1.1 编制目的

  建立“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定转高效,功能全面”的防汛体系,提高指挥决策,预报预警,社会动员能力,不断提升防汛应急处置和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和处置暴雨、洪水灾害,保证城市防洪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

  1.2 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和其它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结合《公主岭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本地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主岭市市区内洪水、暴雨等自然或人为灾害事件的防御和处置。

  1.4 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和行政首长负责制;坚持以防为主,防抢结合原则;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原则、坚持服从大局,各尽其责原则;坚持依法防洪,公众参与,军民结合,快速反应,部门联动,及时有效的开展预防和应急处置原则。

  2 城区防洪工程概况

  2.1 自然地理

  公主岭市地处吉林省西部,位于北纬43度31分,东经124度45分,处于长春、四平之间。长大铁路、102国道从市区内通过,长平高速公路在市区南侧通过,交通便捷。

  公主岭市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多年平均降雨量586.7mm。降雨主要集中在6-9月份,占年降雨量76.7%,多年平均气温5.8℃。

  公主岭市区河流主要有两条,东沟河和苇子沟河,由这两条河流汇入形成公主岭河,在大石桥汇合(市水利局后院),最后流入东辽河。大石桥断面以上总集水面积21.5平方公里,地势趋于扇形,东、南、西三面高,上游坡度大,进入市区渐趋平缓,平时水流很小,主要是城市污水。暴雨时,东、南、西三方面雨水汇入市区,极易形成陡涨、陡落洪峰,对城区威胁很大。

  2.2 社会经济

  公主岭市区原有8个街道。分别是河南、河北、东三、岭东、岭西、铁北、苇子沟、环岭8个街道。在2013年,公主岭市把刘房子(市区东侧),南崴子两镇撤镇改为市区街道,现公主岭市区已增至10个街道。由于公主岭市区长期规划尚在编制中,故刘房子街道和南崴子街道暂没纳入本预案中。

  2014年末,全市总人口为1067113人,其中市区人口116084人(含刘房子南崴子街道人口)。市区人口主要分布在老城区。2014年公主岭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202118万元,同比增长8.5%。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33434万元,同比增长15.5%。

  年初以来,公主岭市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231项重点任务开展工作,坚持改革创新,求真务实,转变作风,坚持优环境,抓住重点不放松,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快中等城市建设步伐,经济社会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有升的态势向前发展。

  2.3 洪涝风险分析

  2.3.1公主岭市防洪重点是公主岭河

  它是东辽河一条支流,由东沟河、苇子沟河汇流而成,由东南至西北横穿市区,经刘大壕村流入东辽河,全长18.5公里。该河道上游,市响铃公园内东山水库小(二)型一座,也是我市防洪重点。

  2.3.2不同频率洪水的淹没范围

  (1)20年一遇设计洪水标准。集贸城以南、温州商城一区降大雨时由于市区地下排水不畅,这些地方会发生内涝。

  (2)50年一遇设计洪水标准。公主岭市区胜利桥至向阳桥段,河北街道大部分受淹,向阳桥至大石桥段河北街道大部分受淹,可淹至五道街;苇子沟河在苇子沟桥以上部分地方受淹,苇子沟桥下游至公主岭河汇流处,左、右岸全部受淹。

  (3)100年一遇洪水。公主岭河解放桥以下,河北街道大部分受淹,可淹至七道街,苇子沟河,苇子沟桥上、下游受淹,东至解放路,西至播种机厂,北至农科院,南至世纪广场。

  (4)200年一遇洪水。市区东山水库入库流量可达691立方米/秒,可溃坝,受淹范围整个市区。一旦暴雨成灾,损失非常大。

  (5)东山水库。东山水库是1974年在公主岭河上游响铃公园内修建的一座小(二)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5万平方公里,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标准,200年一遇洪水校核。1997年对土坝进行加高培厚,设计标准为坝顶高程212.1米,总库容量27万立方米。防洪汛限库容16万立方米。输水涵为自流式,输水方式根据上游来水量自行调节放流,可削减水库上游洪峰流量30%。近几年由政府投资对水库护坡,库区清淤进行治理,水库防洪标准有了很大改善和提高。

  (6)洪涝防御体系。

  ①工程措施。

  公主岭市防洪工程体系包括市区防洪堤工程和东沟河上游所建调洪水库。市区防洪堤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城区境内长度7.97公里,堤防等级为二等、护岸挡土墙,按二期建筑设计,现已治理一期苇子沟河0+000-0+225段,苇子沟河0+000-0+124.5段,共计349.5米。二期公主岭河治理1196米。苇子沟河集水面积为9.7平方公里,治理长度2522公里,在河道桩号1+908处修建1处跌水,1+600处修建2处跌水,2+229处修建3处跌水,在河道设置6座穿堤排水涵洞,现由于拆迁问题没有全部竣工。目前,可投入使用并发挥效益的堤防包括:公主岭河2+708-3+254段、3+254-3+805段,苇子沟河0+142-2+647段。

 

  

  ②存在的主要问题。

  防洪标准相对偏低,公主岭市防洪堤按50年一遇标准建设,还达不到重点防洪城市的防洪标准,即100年一遇以上;防洪工

  程体系尚不完善,东沟河上游缺乏控制性工程。二期防洪工程苇

  子沟河由于动迁问题工程尚未建设,部分区域尚无防洪堤保护;河道范围内还存在部分碍洪建筑物,河道上建筑物会影响防洪标准,遇超标准洪水,桥梁及河道上建筑物具有明显的雍水位现象。

  ③重点防护对象。

  党政机关要地、城市经济中心等重点单位,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等设施,城市易积水交通干道及危房稠密居民区等。

  3 指挥体系与职责

  公主岭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公主岭市防汛抗旱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市防汛指挥部),在公主岭市人民政府和省防汛指挥部的领导下,公主岭市应急办的指导下执行上级防洪指令。指导各级防汛指挥部建设,监督各级防汛指挥部落实防汛责任制,对全市重大洪涝灾害工作实施统一决策、统一领导、统一调度。市防汛指挥部总指挥由市长担任,执行副总指挥由主管副市长担任。

  公主岭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公主岭市防汛抗旱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市防汛办),为常设办事机构,设在市水利局,承担组织、监督、协调、指导全市防汛工作,市防汛办主任由市水利局局长担任。

  市防汛指挥部下设防汛专项分指挥部和市政府机关部门及企事业单位防汛指挥部(以下统称各机关防汛指挥部)。

  4 总体要求

  4.1 落实责任制

  行政首长和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各辖区、各行业、各单位防汛第一责任人。各级防汛指挥部完善防汛组织机构和防汛责任体系,防汛责任制落实到每一级政府、每一个单位、每一个责任人;建立专项区域与辖区、政府与企业、单位与个人紧密结合的防汛责任制体系,实现防汛责任制全覆盖。

  4.2 落实防汛预案

  各相关防汛指挥部完善防汛预案,加强预案的衔接,提高预案可操作性;完善防汛应急预案体系,实现对防汛突发事件的全覆盖,指导各类防汛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4.3 落实抢险队伍

  各相关防汛指挥部加强各级防汛应急抢险队伍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充分整合抢险队伍,装备设备,建设装备各类险性的专业防汛抢险队伍;完善防汛队伍联动机制和军地联合抢险机制,形成高效防汛抢险体系。

  4.4 落实物资储备

  各相关防汛指挥部明确防汛抢险救灾物资储备种类和数量,建立台账。完善防汛抢险救灾物资调度联动机制,及时满足防汛抢险要求,提高防汛抢险救灾物资保障能力。

  4.5 落实避险措施

  各相关防汛指挥部按照“四包七落实”的要求落实。“四包”即市领导包街道、街道领导包片(段)、干部包户、党员包群众。当出现险情时,市领导赶赴现场指挥;街道领导包片(段),每个片(段)落实一名街道领导和一名干部具体负责该街道的防汛工作,安排一名干部负责防汛避险工作;党员包群众,老、幼、病、残、孤寡等特殊群体,每人每户都要落实一名党员具体负责转移工作。

  “七落实”即落实避险信号、转移路线、避险地点、避雨棚(场所)、抢险队伍提前转移人员、报警人员。汛前,每户谁负责,转移地点、路线一一明确,落实到人,确保群众安全有序转移。具体人员安排应在预案中明确。

  4.6 开展隐患排查

  各相关防汛指挥部组织开展防汛安全大检查,对河道、水库、排水设施、危旧房屋和滞水点、地下空间等灾害易发区、重点部位开展安全度汛隐患排查,落实责任单位,建立防汛隐患台账,落实工程整改措施,组织联合检查对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4.7 开展宣传教育

  各相关防汛指挥部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公共交通移动媒体、公共交通广告等媒体普及防汛知识,增强市民防汛意识,做到进单位、学校、社区、家庭,努力实现社会宣传全覆盖。

  4.8 加强培训演练

  每年汛前至少组织一次培训,重点对指挥调度人员、抢险救灾人员、防汛业务人员进行培训;每年至少一次应急演练以检验、改善和强化应急准备和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高公众防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

  4.9 加强应急值守

  各单位各部门实行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通信畅通。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天气会商和监测,全程跟踪雨情、水情、工情、灾情并及时采取响应措施。

  每年5月中旬前完成并落实防汛责任制、应急预案、抢险队伍、物资储备、避险措施、隐患排查等工作,并将落实情况报市防汛办。

  5 预警及应急响应

  5.1 预防预警信息

  全市建立完善防汛监测制度和信息共享工作机制,实现对暴雨、洪水等的动态监测,为预警预报和指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5.1.1市气象局

  负责暴雨、台风和异常天气的监测和预报,随时掌握天气、雨情,分析其态势及准确预报。

  5.1.2公主岭市水文勘测队

  随时掌握雨、水情,分析其态势,及时准确预报洪峰水位、流量和出现时间,提供洪水实时情报。

  5.1.3市区河道管理处

  (1)掌握全堤段及东山小(二)型水库工程状况,对出现的险情及时提出分析意见,并对发生的重大问题制定抢险方案;

  (2)负责全堤段及东山水库查险工作的技术指导,并指导抢险方案的实施;

  (3)研究分析发生超标准洪水时,编制、修订堤防及水库抢险技术方案和堤防抢险加固技术方案(事前做出预案)。落实取料、卸料地点,与市交通局和市公安局共同确定抢险物料运输路线,用图示文字表明;

  (4)参加内涝排解。

  5.2 预警级别划分

  根据吉林省人民政府《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大纲》规定,结合我市城市防洪实际情况;暴雨洪涝等灾害突发事件发生后程度,划分为4个等级。以24小时内降雨量作为划分依据。

  Ⅳ级:当发生20年一遇洪水标准,相应24小时降雨量147mm,警示标志为蓝色。

  Ⅲ级:当发生50年一遇洪水标准,相应24小时降雨量181mm,警示标志为黄色。

  Ⅱ级:当发生100年一遇洪水标准,相应24小时降雨量207mm,警示标志为橙色。

  Ⅰ级:当24小时降雨量超过207mm,警示标志为红色。

  5.3 预防预警行动

  5.3.1预防预警准备

  (1)预防预警信号发生,由防汛指挥部总指挥发布命令。以新闻、广播、电视台为载体,向全市宣传教育,提高全市人民防洪意识;并使全市人民都了解预警信号等级。

  (2)我市预警信号以警报器为主,防汛警报器由市住建局负责统一控制,共设七处报警点。在防洪关键时刻,由总指挥发布启动应急预案命令,由市住建局拉响警报器,以警示全市人民进入防洪紧张状态。

  (3)根据防洪不同级别,报警警示共分四个等级Ⅳ级预警报警二长音,鸣70秒,间隔40秒;Ⅲ级预警报警二长音,鸣140秒,间隔40秒;Ⅱ级预警报警二长音,鸣210秒,间隔40秒;Ⅰ级预警报警二长音,鸣280秒,间隔40秒。

  5.3.2河道洪水预警行动

  按暴雨频率进行统计和计算结果为:市区20年一遇洪水标准为相应24小时降雨量147mm;50年一遇洪水标准为相应24小时降雨量181mm;100年一遇洪水标准为相应24小时降雨量为207mm。当市区24小时降雨量147mm,启动本应急预案。但由于我市城区防洪能力低,防洪预案启动,可根据我市实际情况,按暴雨频率及降雨量灵活掌握,具体实施由指挥部下达启动命令。

  (1)防御常年洪水,当发生20年一遇洪水时,示警示信号,各防洪职能部门做好防洪准备工作,各河段包保负责人到岗到位,各负其责,监视水势,24小时不离岗。听从指挥部门指挥调度。

  (2)当发生50年一遇洪水时,示警示信号,防汛指挥部办公室通知市广播电视局向社会发布洪水预报,加强防洪昼夜值班,领导参加值班,指挥调度防洪工作,各部么按职责到沿河检查汛情。

  (3)防御特大洪水,100年一遇时,①防汛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通过广播电视发布紧急汛情警报,示警示标志。各部门指挥人员和包保负责人按职责分工,做好防洪抢险救灾工作。②发生险情,灾情,首先组织自救,尽量减轻损失,并及时向政府及上级部门汇报汛情、灾情。③请示上级部门动用防汛抢险物资储备。④交通部门按防汛指挥部调度命令,迅速调动车辆,抢运抢险防汛物资。⑤指挥部根据险情可调动部队、民兵抢险。

  (4)防御超标准洪水,示警示信号①防汛总指挥发布紧急防洪抢险命令,广播电视配合宣传,紧急动员全市人民行动起来,全力以赴进入防洪抢险。②向省、市上级 主管部门汇报汛情,请示支援。③防汛办公室由指挥长坐镇指挥,随时掌握水情,发布紧急通告,24小时值班,待汛情结束为止。④准备充足人力、物资、交通运力,随时听从指挥部调动。

  5.3.3暴雨洪涝预警行动

  (1)根据暴雨时空分布,雨量大小确定暴雨级别。

  降雨量级别划分表

 

  (2)发生暴雨洪涝,由各街道防汛指挥机构及时报市政府指挥部,由总指挥下达排涝命令,子预案开始启动,并通知广播、电视台向市民发布汛情通告,在总指挥指挥下进行防洪除涝抢险。

  5.4 主要防御方案

  5.4.1河道洪水防御方案

  (1)公主岭市城区防洪预案

  (2)东山水库防洪预案

  5.4.2暴雨洪涝防御方案

  (1)河南街道办事处防洪预案

  (2)河北街道办事处防洪预案

  (3)东三街道办事处防洪预案

  (4)岭东街道办事处防洪预案

  (5)铁北街道办事处防洪预案

  (6)岭西街道办事处防洪预案

  (7)苇子沟街道办事处防洪预案

  (8)环岭街道办事处防洪预案

  (9)刘房子街道办事处防洪预案

  (10)南崴子街道办事处防洪预案

  上述预案由相关责任单位制定报市防办备案。

  6 应急响应

  6.1 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

  市政府防汛指挥部负责发布防洪级别标准,以电台、电视台向全市发布通告。

  6.2 应急响应分级与行动

  公主岭市城区防洪级别指令发布后,各级防洪职能部门采取相应行动,进行防洪抢险工作。

  6.3 主要应急响应措施

  6.3.1河道洪水量级,蓄滞洪区运用的准备和批准权限,由指挥部经过专家论证决定,并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6.3.2堤防决口、水闸垮塌、水库溃坝,由市防汛办、办公室将前期工程检查情况、抢险处理措施、包保责任制及险情紧急上报。

  6.3.3发生暴雨洪涝时,由城市防洪指挥部调度,发布防洪除涝指令。

  6.4 应急响应的组织工作

  6.4.1信息报送处理

  由市指挥部负责组织。对各辖区防汛指挥机构统计的汛情、工情、险情、灾情(含停电、停水、重大疫情等次生衍生灾害)及处理结果、反馈情况等信息及时上报上级防汛抗旱指挥部。

  6.4.2防汛指挥和调度原则是:服从领导,层层落实包保责任制,并成立专家组(专家组由防汛成员单位懂业务骨干组成)到现场办公,配合指挥部进行决策防洪抢险。

  6.4.3当发生洪水,危及人民生命财产需群众转移时,辖区内行政机构,防汛机构要有效组织群众转移,撤离到安全地方。各级民政部门协调,要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6.4.4抢险与救灾

  (1)公主岭市驻军65322部队、93363部队、炮兵预备役、人武部是我市防汛抢险主要队伍。

  (2)辖区内防汛机构负责险情、灾情监控、抢护和救援工作。

  6.4.5安全防护和医疗救护

  市区各街道派出所、公安保卫单位负责防洪工作安全防护。各街道卫生所、医疗单位实施医疗救护。并且每个街道都要成立医疗救护队。

  6.4.6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动员全社会力量参加防洪抢险工作,对防汛重点工程实施紧急监控,做到万无一失。

  6.5 应急响应结束

  在市防汛指挥部指挥调度下,确保安全度汛,在河水撤消,时段汛情已过,居民恢复正常生活,城市一切恢复正常,在气象部门预报没有大暴雨情况下,应急响应可宣布结束。

  7 应急保障

  7.1 通信与信息保障

  (1)网通公司是保证我市防洪通信重要保障,网通公司在汛期内必须保障通信畅通无阻。

  (2)我市防汛职能部门逐步完善网络设施,将来实行信息数据库防汛手段。

  7.2 抢险与救援保障

  (1)我市抢险队伍由部队、武装部、炮兵预备役组成(1500人)。

  (2)以市水利局为主,成立技术组、专家组并有各职能部门人员参加(500人)。

  (3)市住建局掌握全市内涝状况,对出现的内涝及时制定出抢险方案;负责内涝排解工作的技术指导,并组织抢险队伍,实施抢险方案;负责编制防内涝抢险预案。

  7.3 预防预警行动

  7.3.1预防预警准备

  7.3.2河道洪水预警行动

  7.3.3暴雨洪涝预警行动

  7.4 主要防御方案

  7.4.1河道洪水防御方案

  (1)公主岭河防汛应急预案

  (2)东山水库防洪应急预案

  7.4.2暴雨洪涝防御方案

  市区各街道、各部门专项、专题预案由相关责任单位制定报市防汛办。

  8 后期处理

  8.1 灾后救助

  由市民政局负责灾民的安置和救济工作

  8.2 抢险物资补充

  市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调集补充防汛抢险物资,以备再用。

  8.3 水毁工程修复

  由市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修复水利、供水、交通。电力、通讯等水毁工程和设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恢复正常运行。

  8.4 灾后重建

  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防汛抗旱指挥部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确定灾后重建标准,进行指导和提出实施措施。

  8.5 保险与补偿

  市民政局、各保险公司负责灾后的保险与补偿工作。

  8.6 调查与总结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灾后调查与总结,在15个工作内将汛后总结及调查材料整编上报。

  9 附 则

  9.1 名词术语定义

  本预案名词术语由公主岭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诠释给出定义。

  9.2 预案管理与更新

  1.本预案按公主岭市城区现阶段防洪工程标准编制。当防洪工程标准提高时,可重新修订防洪预案。

  2.本预案由公主岭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审核,由政府防汛抗旱办公室存档管理,并报上一级防汛抗旱办公室机构备案。

  9.3 奖励与责任追究

  对在防汛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由市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表彰,对在防汛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将追究当事人责任,并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4 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公主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公主岭市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的通知》(公政办发〔2008〕22号)同时废止。

 

  • ( 责任编辑: )

    最佳分辨率 : 1920*1080 1440*900 1366*768

    主办单位:公主岭市人民政府  办公地址:吉林省公主岭市西公主大街2199号

    邮编:136100  联系电话:0431-76561660  传真:0431-76223110  标识码:2203810013

    电子邮箱:gongzhulingshi@126.com  吉ICP备2021004311号  吉公网安备 220381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