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解读

  2014年1月23日,我省发布了《全省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公告。围绕此次公告有关内容,吉林省审计厅总审计师邹积新同志进行了详细解读。

  1.我省政府性债务资金主要用在哪些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

  答:近几年,我省经济社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方面资金缺口较大,仅靠财政资金投入难以满足需要。从审计情况看,我省地方政府债务资金有88.44%投向了市政建设、土地收储、交通运输、保障性住房、教科文卫、农林水利、生态建设等基础性、公益性项目,其余债务资金用于工业、能源等方面。如,我省债务资金用于省内高速公路建设,用于长春市内快速路建设、城市轻轨和地铁方面建设,目前,多数项目已经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便了老百姓的出行。可以看出债务资金的投入,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和保护生态环境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大量优质资产,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近年来我省在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政府性债务问题。2011年以来,省政府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完善相关制度,化解存量债务,清理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等,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逐步完善。2011年以来,省政府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出台多项制度,规范和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财政部门完善了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相关管理办法,组织清理规范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建立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统计报告制度,动态监控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金融监管部门加强了对地方政府及融资平台公司的信贷管理,贷款规模得到有效控制;地方各级政府相继出台债务举借、偿还、使用和管理等方面制度86项。

  二是债务风险防范措施不断强化。截至2013年6月底,全省有4个市级、26个县级建立了债务风险预警制度;省级、7个市级、12个县级建立了偿债准备金制度。同时,中央和地方政府采取明确偿债责任等措施化解存量债务。

  三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偿债能力有所增强。2010年以来,我省各地按照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19号)的要求,通过增加注册资本、注入优质资产、改制重组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等方式,提高融资平台公司的资产质量和偿债能力。与2010年相比,2012年省市县融资平台公司平均每家资产增加7.83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下降3.77个百分点。

  3.如何评价我省政府性债务的风险情况?

  答:审计结果表明,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性债务的现状,以及资产与负债的相互关系看,我省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一是全省总债务率处于风险可控水平。截至2012年底,全省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债务率为75.98%。若按照2007年以来,各年度全省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当年偿还本金中,由财政资金实际偿还的最高比例折算后,总债务率为84.13%。总的来看,全省债务率并不高,处于可控水平。

  二是逾期债务率处于较低水平。截至2012年底,全省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除去应付未付款项形成的逾期债务后, 逾期债务率1.79%;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的逾期债务率分别为1.29%和3.12%。

  三是从政府性债务与政府资产的对应关系上看,我省政府性债务主要用于市政建设、土地收储、交通运输、保障性住房、教科文卫、农林水利、生态建设等基础性、公益性项目,形成了大量与债务相对应的优质资产作为偿债保障。全省政府性债务是经过多年形成的,债务余额也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逐渐偿还,随着未来我省经济增长将为债务偿还提供根本保障。

  综上分析,我省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4. 审计发现政府性债务管理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此次审计发现政府性债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增长较快,年均增长13.6%;二是部分地方和行业债务负担较重;三是地方政府性债务对土地出让收入有一定程度依赖;四是部分地方和单位违规融资、违规使用政府性债务资金。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我省经济、社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政建设、交通运输、保障性住房、农林水利、生态建设等基础性、公益性项目建设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由于财税体制不够完善,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基础性、公益性项目建设存在资金缺口,地方普遍通过举债弥补资金缺口。二是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尚不健全。三是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预算管理、规模控制和风险预警等制度执行不到位。

  5. 针对当前我省政府性债务管理现状,审计提出了哪些建议?省政府对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已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针对当前我省政府性债务管理现状,审计机关已向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提出以下5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建立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二是加强对市县政府债务的监管,对违规提供担保,违规使用债务资金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三是防范变相融资,继续清理规范融资平台公司;四是把政府负债作为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和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将地方政府性债务状况纳入党政领导干部问责范围;五是积极组织对政府性债务问题整改工作。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政府性债务问题,正在研究出台《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将明确政府性债务性质其使用范围,建立政府性债务计划编制程序和举债审批程序,加强政府性债务资金使用和偿还管理,加强政府性债务融资成本控制,加强预警体系建设和债务规范控制,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明确监督管理责任和加强绩效考核。相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积极完善制度,将陆续出台新的措施。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到位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相信我省有能力切实解决好政府性债务问题,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财政金融风险。

  6. 下一步如何加强对政府性债务的审计监督?

  下一步,我厅将组织全省审计机关持续进行地方政府性债务跟踪审计。重点揭示违规变相举借政府性债务、盲目过渡举债、违规提供担保、违规使用债务资金、融资平台公司清理规范不到位、债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和未建立有效的风险应对处置措施等问题。

  一是深化预算执行审计,促进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将债务审计纳入预算执行审计的法定范围,加强对地方举债约束、推动地方政府加强债务管理、推进预算公开、透明。

  二是强化审计问责机制,完善经济责任审计指标体系。改变因缺乏问责机制所导致的领导干部无视举债规模和债务风险的现状,强化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对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的评价力度,将地方债务的相关指标、风险状况、化解旧债等情况纳入地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指标体系,建立完善领导干部任期内长期的财政绩效评估机制,避免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

  三是改进审计组织方式,保证债务审计的力度和深度。在未来对债务的审计中,省审计厅将加大对债务审计工作指导力度,协调省、市、县审计机关的力量,通过组织不同级次、不同领域的债务审计或审计调查,结合预算执行审计和地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形成力量整合、上下联动,以推进地方政府债务审计不断深入。

  • ( 责任编辑: )

    最佳分辨率 : 1920*1080 1440*900 1366*768

    主办单位:公主岭市人民政府  办公地址:吉林省公主岭市西公主大街2199号

    邮编:136100  联系电话:0434-6561660  传真:0434-6223110  标识码:2203810013

    电子邮箱:gongzhulingshi@126.com  吉ICP备2021004311号  吉公网安备 220381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