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法泉:扎实推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http://jct.jl.gov.cn/jjjcxx/zyyl/t20070531_266010.htm      
 
       我们党一贯重视作风建设。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始终把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作为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坚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多次专门作出部署,提出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重大举措。在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特别是在今年“两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增强“三种意识”是新时期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新要求,表现在政治上是一种高度的觉悟,表现在思想上是一种崇高的境界,表现在工作上是一种良好的状态。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抓落实上动脑筋、出实招,在见成效上用心思、下力气。

  抓落实、见成效,就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研究作风建设的形成与发展。作风与党内环境、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有的作风问题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一些深层次问题交织在一起。所以,研究作风问题,应当放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中,放到社会文化环境中加以分析,认识特点,把握规律,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一、作风具有渐进性,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一个人的修养和好的作风,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需要日积月累,逐步形成好的习惯,由习惯内化为自身的道德,所谓百年树人,从善如登;相反,不良作风的形成,也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而且不良作风很难纠正,所谓积习难改,积弊难纠。因此,要认识到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不是一朝一夕能建设好的,必须坚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要避免抓作风建设时紧时松、一阵风的现象,坚持从学习、工作和生活小节入手,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加强经常性教育,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融入党性锻炼和作风养成之中,把增强“三种意识”作为一种价值观念来强化,作为一种准则来遵循,作为一种日常习惯来培养,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筑牢领导干部思想道德防线。

  二、作风具有传播性,要未雨绸缪,预防在先。作风上的问题一般都经历过从个别到普遍的过程。有的人为了达到一种目的,采取变通、迂回、“踏红线”、钻空子等手段,实现了局部利益、小团体利益或个人利益,在资源相对紧缺的情况下,如果一个人在权力“寻租”的道路取得了成功,就会影响一批人竞相效仿。在利益的驱使下,这种个别行为很快就会蔓延开来,并在一定环境或氛围内传播成一种风气,甚至演变成一种潜规则。因此,加强作风建设重点应放在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上。要教育引导领导干部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坚决抵制不良风气和腐朽思想的侵蚀,挡住各种诱惑,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同时,领导干部对事物要有洞察能力,及时预见和发现作风方面的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做到早打招呼、早提醒,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成风之前,切断不良风气的传播途径,遏制不良作风的滋长和蔓延。

  三、作风具有从众性,要整体推进,形成氛围。领导干部作风对党风、政风、民风具有带动和引导作用,同时党风、政风、民风反过来也会影响领导干部作风。一个地区或一个部门的风气如何,对干部个人作风有很大影响。周围人都这么做,自己也跟着这么去做,慢慢习以为常,形成了一种风气。如果一个地方的风气不好,个别干部坚持原则,就会被一些人视为“另类”,甚至认为是潜在的“敌人”,遭到排斥和攻击。因此,加强作风建设要注重抓班子、带队伍,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切实转变作风,大力倡导良好风气,整体提高作风建设的水平。要按照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责任制要求,强化领导干部的“一岗双责”意识,使领导干部切实负起自己分管范围内作风建设的责任,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整治,努力把分管范围的作风抓好,以党风促进政风、带动民风和社会风气,形成良好风气的“小气候”。

  四、作风具有崇上性,要领导带头,率先垂范。“龙头怎么摆,龙尾怎么甩”。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主要领导追求什么、喜好什么,很可能成为这个地方、部门、单位作风情况的“风向标”。如果主要领导坚持开拓进取、心系群众、厉行节约,那么,就会在一定范围形成一个好的作风导向,就会带动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如果主要领导生活作风不好、情趣低下,那么,就会有人试图从领导干部的不良喜好中打开缺口,投其所好,以达到个人目的,也就是所谓的“上行下效”。因此,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一把手的表率作用十分重要,必须着力加强一把手作风建设,突出对一把手作风方面的监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率先垂范,既要注重言传,也要注重身教。要求全党做到的,领导干部要首先做到,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要首先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为广大党员干部作出榜样。同时,要强化对一把手的有效监督,解决监督乏力和监督不到位的问题。上级部门要克服对部门负责人重使用、轻管理、疏于监督的弊端,做到既要考核政绩,更要考核一把手的作风;既要强化对班子的监督,更要强化同级班子成员对一把手的监督;既要增加权力运行的透明度,也要落实民主管理制度,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将权力使用置于阳光之下。

  五、作风具有地域性,要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作风上的问题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政治文化环境相关联。不同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域文化,所反映的作风问题也不尽相同。有的地方买官卖官问题严重,有的地方奢侈浪费问题突出,还有的地方收礼送礼成风,等等。在不同时间段,风气也有不同表现,比如重要节日、换届选举期间,往往是送钱送物、请吃吃请、跑官要官的高发期。因此,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必须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弄准、搞清,有针对性地提出

  • t20070531_266010
  • ( 责任编辑: )

    最佳分辨率 : 1920*1080 1440*900 1366*768

    主办单位:公主岭市人民政府  办公地址:吉林省公主岭市西公主大街2199号

    邮编:136100  联系电话:0434-6561660  传真:0434-6223110  标识码:2203810013

    电子邮箱:gongzhulingshi@126.com  吉ICP备2021004311号  吉公网安备 22038102000001号